在高兴眼中,这尊罗汉像价值连城,甚至可达数十万乃至百万之巨,恰好可作为陈延禹赠予未来岳父的重礼。
并非看重陈延禹的财力,而是此雕像本身品质卓越,若置于拍卖场中,必定引起轰动。更妙的是,罗汉象征自律与进取,与其岳父的形象不谋而合。
“这尊罗汉就值3万。”汪志锋似乎洞悉了高兴的想法,“这是伯父的定价。”
“有何不妥吗?高兴。”汪大师面露困惑。
“这罗汉是高兴私人购得,与乾隆时期的瓶子一同入手,共耗资8万。”汪志锋透露。
同时心中暗想:乾隆民窑的胆瓶价值不过万余,这罗汉标价3万,整体花费8万,显然是亏了。高兴,这次你的眼光可不太准啊。
“这雕像难道有什么特别之处?”汪大师向高兴投去询问的目光。
通常,清朝中期的木雕漆金罗汉像,除非品质非凡,否则难以达到8万的高价。而这尊罗汉,显然并非顶级之作。
“因为它是施天章的作品。”高兴直言不讳。
“施天章?那位竹雕大师,嘉定三艺人之一?”汪大师闻言,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相关资料。
“施天章是谁?很出名吗?”陈延禹转头向汪志锋询问。
当汪大师再次审视这尊木雕,细心寻找施天章的雕刻痕迹时,汪馆长已在网络上找到了施天章作品的拍卖纪录。
其中,最为昂贵的是他雕刻的百工图笔筒,在2017年末的拍卖会上,以惊人的1173万成交。
汪大师陷入困境,他拿出老花镜戴上。
“从雕刻手法上看,这尊罗汉像很可能是施天章的作品,尽管还未找到他的签名。”汪振盛转向高兴,“你是如何发现的?”
高兴心中暗想:总不能说自己开挂了吧?幸好之前被汪大师“拷问”过,这次他特意做了准备,必须认真对待这尊罗汉像。
“我之前在拍卖会上见过施天章亲手雕刻的十八罗汉山子,风格与这尊罗汉像极为相似。”高兴解释道:“而且,这尊罗汉像也是清中期的作品,这难道不是施天章的作品吗?”
“回来后我深入研究,发现施天章晚年确实创作了许多黄杨木罗汉像。”高兴继续说道:“我有七成把握,这是真品。”
“我相信你的判断。”汪振盛点头,戴上老花镜,“但我们还需找到更有力的证据,最好是他的签名。”说着,他开始仔细检查罗汉像的每一个细节。
其他三人也屏息凝神,生怕打扰到他。
片刻后,汪大师摇头:“没找到签名。”
“雕像保存完好,除了掉漆外,并无明显削刮痕迹。”他补充道:“这也意味着,如果原本有签名,应该没有被破坏。”
“那这样就没法证明这是施大师的作品了吗?”陈延禹好奇地问道。
“确实如此,虽然伯父可以出具鉴定书,但风险确实太大了。”汪大师叹息道。
汪志锋所说的,其实是业内的惯用手法。
简而言之,便是汪大师会出具一份亲笔签名的鉴定报告,为这尊雕像的身份背书,从而提升其市场价值。
然而,一旦出了差错,汪大师的一世英名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哎,那真是挺遗憾的。”陈延禹面露惋惜之色。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从汪振盛对汪志锋的提议不置可否的态度中,就读出了他的不情愿。
高兴从汪大师手中接过雕像,仔细打量了一番,确实没有发现任何题款。
而且,由于大部分的金漆已经剥落,罗汉像的神采也显得有些黯淡。
“高兴,你想想看,如果我们把雕像的金漆全部补好,将木质部分都掩盖起来,岂不是能卖出个好价钱?”陈延禹凑到高兴耳边,突发奇想地说道。
高兴闻言,不禁笑出声来,脱口而出:“后来补的金漆,那岂不是把木雕的原貌都掩盖了。”话说到一半,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戛然而止。
“掩盖什么?”汪志锋好奇地追问。
高兴没有回答,而是紧盯着雕像上残留的金漆部分仔细观察。
“老师,您有刻刀吗?我想看看这漆下是否藏有什么玄机。”
“漆下?”汪振盛初时有些茫然,但稍一思索,眼中便闪过一丝亮光,“对对对,说不定真被漆给遮住了。”
“志锋,快去拿我的刻刀来。”有老专家在场,专业的事情自然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随着汪大师手中的刻刀缓缓移动,木雕表面的金漆一层层被揭去,金色的碎片在桌面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然而,众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刻刀划过的地方。
“施、天、章、刻。”四个精致的小字赫然出现在罗汉像举起的手臂下方衣褶处。
“太棒了。”陈延禹激动得跳了起来。
“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