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那是啥?”赵毅飞憨憨地问道。
“就是自己‘下海’,做生意。”
赵毅飞听着,有些犹豫。
“林哥,这生意可不好做。”
“我听我们弄堂里爷叔嘎山湖时说到,外地有人做生意被抓进去了。”
林海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赵毅飞说的这种情况,很正常。
虽说1979年就提出了改革开放,1979年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存在”的方针。
但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981年冬季开始,强调“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的观点重新抬头。
然后在1982年的年初,作为个体私营经济发源地的温州柳市镇爆发了“柳市八大王”事件。
一批处于市场经济风口浪尖上的个体经营户,因为“投机倒把罪”而受到打击。
在这个时候做生意,尤其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有风险的。
这种状态并不会维持太久,也就几个月的事了。
等到了9月十二大召开,强调“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大环境将变得更加宽松。
不过林海并不打算等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为重生者,林海对当前形势的把握超过了任何人。
他有办法把做生意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这种事没有必要和赵毅飞说,他也理解不了。
“你在家等我消息,你爸那边的路如果走通了你就先去厂里上班,学点东西也好。”
这个时点,国企的危机还没有露出水面。
到国企上班工作稳定,待遇又好,甚至还能福利分房,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
大家挤破了头都想进国企。
赵毅飞点点头:“林哥你小心点,不要被抓了。”
“知道了,我心里有数。”
林海想带着赵毅飞,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好哥们儿。
另一方面,像赵毅飞这样老实巴交的人,在社会上是很难出头的。
不懂得溜须拍马、让领导记得你,升职加薪永远轮不到你。
即便在厂里工作表现再好,也只是给自己这条线上的组长增加业绩而已。
林海记得前世赵毅飞后来进了仪表厂工作。
一直到90年代随着厂子倒闭下岗,都是一个普通的底层工人。
不过自己这次重来一趟,也许可以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吃完饭,林海告别赵毅飞,沿着马路往回走去。
林海生活的这片区域,就是后来的徐家汇。
街上商店林立,食品店、家具店、照相馆、新华书店、文化用品商店、妇女用品商店……
周围有好几个像林海所住的秋阳里这样的老式里弄,人口稠密,街上人来人往,生机勃勃。
林海走了一会儿,来到华山路菜场。
这是周围唯一的菜市场,生意自然是非常火爆。
加上今天是星期天,菜场里的人格外得多。
林海都不用考虑路线什么的,跟着汹涌的人流慢慢地往前挪。
让他有一种过节出游的错觉。
林海留心了下价格,最常见的青菜五分一斤,鱼虾三毛左右一斤,贵的也不超过五毛。
与几十年后不同,这时候的牛羊肉比猪肉还要便宜。
牛肉八毛一斤,羊肉七毛一斤,而猪肉比较好的部位都得一块以上了。
林海想买点五花肉回去,旋即想起身上没带肉票。
这时候买大多数东西都要票,粮票、油票、布票、糖票、豆制品票……
简单地说,在菜场里没有票,你除了买点蔬菜,什么都买不到。
有钱都不好使。
不过这话有点绝对,有钱可以买到票。
林海费了老大劲儿,终于从菜场里挤了出来,走向电线杆旁边站着的一个男人。
这男人大约三十来岁的,脸上戴着蛤蟆镜,上身穿着亮黄色的“梦特娇”t恤衫,下身穿着宽松的黑色太子裤。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抖个不停的右腿。
一副典型的上海“打桩模子”打扮。
打桩模子,就是倒买倒卖的“黄牛”。
80年代的“黄牛”,最喜欢倒的东西,就是各种票。
林海走上前:“朋友,肉票有伐?”
此时,男人并没有看向他,而是警惕地看了看周围。
确认安全,这才看向林海,上下打量了两眼。
“老板,要几张?”
“来四张吧。”
男人挑了挑眉,又看了林海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