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崔家厨娘到
今天,崔府里来了一个新厨娘。据说这个厨娘的厨艺非常高明,无论是江浙菜、粤菜还是少有人会的川菜,她都信手拈来。钦天监监正为了小姐能多吃几口菜,才巴巴地从长安酒楼里花重金把她挖过来,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呢!
京城众人皆知,不同于其他官员家中嫡庶子女众多,只有钦天监监正膝下只有一个嫡女,千娇万宠着,比着明珠公主也差不离多少了。而这崔袅袅就是崔安道和已逝的崔夫人的独女。谈及崔夫人,能说道的可就多了。
当初,崔安道与崔夫人相识于微末。
崔安道尚未发迹时只是一个书生,家中只有两间房,一亩薄田。他多次科举不中,落魄失意,父母也早亡,几乎要就此认命,打算这辈子安心在地里刨食儿去了。只有这位夫人一如既往地相信崔安道,认为他有文采在身,多考不中只是时运不济,总有一日会金榜题名的。
崔夫人为了让崔安道可以安心读书,把所有活计都揽到自己身上,勤耕不辍,农闲时就给人家浆洗衣物、缝制手帕衣物来换钱维持生活,也因此早早地把眼睛熬坏了,身体也因常年劳作和粗茶淡饭的生活而亏空了大半。
尽管中榜的希望一次次落空,崔夫人对崔安道始终坚信不疑。娘家的人原本是盼着崔夫人嫁给崔安道可以当上举人娘子,可眼下女儿在崔家日日受罪,心中看不过她生活如此辛苦,另找了富贵人家让她改嫁,崔夫人也没有同意。
那一次放榜日,清贫的崔家终于等来了击花鼓的声音。
这声音响起时,崔夫人发觉,正如自己脑海里一遍遍幻想过的声音一样。
邮差骑着大马,举着写着崔安道名字的黄榜,敲锣打鼓地来到崔家门口。道路两侧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年到头也不会踏足崔家的邻里街坊,他们脸上都挂满了热闹喜气的笑容,在门口大声呼唤着,“崔娘子,你家丈夫可算中榜啦!你要当上举人娘子啦!”
崔夫人还坐在小板凳上,卖力地浆洗早上刚收来的衣物。她听到声音立刻起身,风一般地跑出门,一把夺过邮差手中的黄榜,手上仍不停滴落着水。她不顾众人诧异的眼光,径直冲向丈夫的书房。
崔安道对外面的喧闹浑然不觉,还埋首于典籍纸堆中苦学着,突然感觉背上遭了狠狠一掌,痛得崔安道浑身一激灵,一抬头发现原来是夫人。
崔安道只见夫人的脸上一片潮红,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唇不停哆嗦着,手里紧紧攥着陌生的黄色布帛,心中不免有些担心,刚要开口问就被打断了。
“相公,你中榜了!”
半空中一道雷电精准无误地击在崔安道身上,电得他整个人都焦糊糊的,脸抽搐着,却说不出一句话。
崔夫人见崔安道傻愣愣的,生气他一朝中举竟太过激动失了心神,没了神志,大怒道,“你失心疯了!”狠狠地甩了一个大耳光在崔安道脸上。
崔安道顿时又遭一击,眼神也逐渐清明过来了。
他紧紧抱住崔夫人,又是跪倒在地,大喊, “夫人扶我青云志”,又是跪倒在地,大喊,“请夫人受我一拜!” 砰砰就磕了两个响头。
崔家的门楣何其低,崔家的院墙何其薄。连冬日的寒风也挡不住,眼下更挡不住门外众人听墙角的热情。
邮差早就混在人群里,向周边所有人打听,“这崔郎君平时如此惧内啊?”
“可不是嘛,他们家所有的事都是崔娘子当家作主的。”
“那是以往吧,眼下崔相公中了举人,肯定是要重振家风的!”
让众人更意外的是,崔相公中举了之后就携崔娘子前往京城,偶尔听听见他们的消息,好像崔相公被封了钦天监监正,但家中还是崔娘子做主。
彩云易散琉璃脆。
崔娘子少时操劳太过,诞下独女崔袅袅后没两年就撒手人寰。崔相公悲痛欲绝,发誓永不再娶,余生只守着和发妻所出的独女。
而崔娘子生育时身体不好,纵然崔安道请了太医来调理也是无用。崔袅袅是从胎里就带来的先天不足,自小到大胃口都不好,每日都吃不下多少东西。
崔安道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次他听说有什么好厨子,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都要费尽心机把人家给撬过来,好给崔袅袅做膳食吃。
这次长安酒楼开业,崔安道就听闻酒楼里有一个厨艺异常之好的厨娘,也不顾人家还要不要开业,就是先请了再说。
“张娘子,您这边请。”崔安道引着厨娘往崔府的厨房里走,崔府的厨房比寻常人家的厨房甚大,“我家袅袅脾胃金贵呀,寻常的东西轻易是不爱吃的。本监正聘请您,就是因为听闻您厨艺过人,您今日可要做一桌好菜,让我家袅袅好好吃饭呀。”
这个厨娘正是重云的乳母张娘子。张娘子面色和善,点头应着。
崔安道相送一程,就让婢女继续领着张娘子去了。
张娘子一进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