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不好了。”
南越,一大臣急匆匆地想冲进御书房,被太监给一把挡在了门口。
来人如丧考妣,哭兮兮地在门口高声上报:“皇上,臣得到一个消息,咱们的白米种子外泄啦。”
“什么?快让他进来说话。”
太监转身让开,来人“噗通”一声跪在门口,然后像狗一样爬了进去。
“陛下,臣的一个亲戚是经商的,他前几日在大兴国发现了端倪啊。”
“就在大兴沿海小城紫来县,那里的平常百姓家都在收割白米水稻。”
“他就多了一个心眼在茶楼里和人套近乎,渐渐地打听到了事情始末。”
“是该县城新上任的县令带去的种子,如今他们开始大规模种植了。”
“陛下啊要是被他们全国推广,咱们南越的优势不再,到时咱们可就要遭殃了啊。”
“轻则咱们的白米销售不出去,重则他国实力提升,他大兴国土面积比我们大,人口众多,要是,要是…。”
“嘭~”。
折奏被拍在桌面上,皇帝怒吼。
“这是怎么一回事?咱们为了保护种子不被外泄,每年投入的人力物力,就已经花费了金山银山也不止了。”
“知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窃取的?是从哪条渠道上流失的?此事不问责如何向国民交代?快快立刻给朕去查。”
“另外让鸿胪寺去一趟大兴进行外交问责,趁现在他们还没有强大起来,都给朕挺起腰杆子态度强硬一点。”
“问问他们是不是想开战?朕谅他们还不敢应战的,此事要他们给一个说法,然后索要赔偿并把白米归还。”
……
大兴国宫殿上,众臣看着南越使者,傲慢唾沫横飞喋喋不休的指责。
他们先是高兴激动,没想到自己大兴国也已经有了白米种子啊。
然后又是惊恐害怕,这要是开战如何是好?大兴国可经不起战乱了呀。
皇帝雪定坤亦是如此的心态,他既想得到白米种子推广,来强盛大兴的国力,又怕战乱导致亡国灭种。
“贵国使者勿慌,此事连朝廷都不知道,看来贵国在我大兴的细作可着实不少啊。”
“户部邢大人何在?那紫来县如今是何人在管理?此事为何从未上报朝廷?贵国使者请在鸿胪寺安心住下。”
“此事朕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立刻派人前去紫来查看,来证实事情真相。”
小小的县令邢大人如何记得住?慌忙让人拿来档案册翻找起来。
“回陛下,紫来县令叫丰戈。”
雪定坤双眉一锁:“嗯?这个名字朕觉得有点耳熟。”
兵部廖大人出列:“禀陛下,丰戈这个名字曾经由皇上封赏过八百金,就在城门口领的赏当时臣也在。”
“后来紫来县的匪寇平定之战也是此人,皇上又批注过五百金下发,不过不知是否和此人是同一个人?”
“是吗?难怪朕觉得听说过呢,可知此人是谁人举荐呐?”
雪亮和雪明不解地悄悄话:“皇兄,紫来县令是我俩推荐的,不是叫丰弋吗?怎么又成了丰戈了?”
雪明若有所思地说:“或许就叫丰戈吧?弋戈只有一点之差,可能是我们当时看错了吧?”
“那只能是这样了。”
“父皇。”雪明出列奏曰:“您忘了紫来县匪患之时,着儿臣和皇弟前去剿匪了吗?丰戈正是我俩举荐之人。”
“廖大人也说了,他曾是战斗英雄获得过父皇的封赏,我俩也觉得他是个人才,所以由他去最为合适不过了。”
“所以才有了紫来县平定匪寇之战绩,父皇不是又赏了他五百金吗?此人年轻有为我和皇弟是不会看错人的。”
“哦?这次你俩倒是做了一件正事。可惜此事闹得甚大,朕也不好保他啊,这弄不好会引起两国交战呀。”
“也罢此事由他而起,那就让他来平复此事吧,拟旨,着紫来县令火速进京,要杀要剐那就让南越使者定吧。”
紫来府衙大院,小戈从地上爬起来接过圣旨,扶着太监笑眯眯地问。
“公公一路辛苦了,公公贵姓啊?”
“呵呵杂家姓卞。”
“哎呀卞公公啊,里边请里边请。”
好茶奉上,一张银票推了过去。
“卞公公一路劳顿,这是小的一点小小心意,小的想问问我资历尚浅,按理说小小县令当不得皇上召见的。”
卞公公看着数字满意地收了起来,左右看了看没人,才凑过脑袋来把宫里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小戈恍然大悟,该来的总会来的,只是有点快了一点。
还有这狗皇帝有点不太地道啊,这是要把自己拉出来背锅顶罪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