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的生活。
所以,我愿意留下来,为东平县的未来尽一份力。”
李二满意地点头:“如此甚好!”
宁川轻声询问:“二哥,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李二思索片刻:“东平县樊家是否有留下财富?”
“有一处粮仓,和一处宝库。里面的粮食和财宝,超出黑云寨百倍!”
“竟然有这么多?有了这些财富,事情就好办多了!”李二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我有一计,可以解东平县眼前的危机,甚至让樊家和云州州牧都不敢再轻举妄动。”
众人闻言,将目光都聚焦在李二身上,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首先,开城门,纳流民。
其次,开仓济民,为县中百姓与流民提供食粮。
再次,招募士兵,每年给予他们三十贯钱的薪酬。
此外,免去赋税和土地租金,激励百姓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现在东平县百废待兴,待一切步入正轨后,再恢复赋税。”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提升东平县实力,而且百姓免赋税,有钱可挣,有粮可食,一举多得。”
听完李二的谋略,众人皆惊叹于其深思熟虑与巧妙布局。
无疑这是一条完美的计策。
此计不仅强化了东平县的实力,更为百姓解决了赋税和土地租金等繁重的负担。
在乱世之中,让百姓能吃饱穿暖,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庇护了。
宁川听完李二的阐述,由衷地赞叹道:“二哥果然不负才智过人之名!
如此一来,东平县实力将有质的飞跃。”
李二却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冷静道:“但是,此计也有明显的弊端。
第一个弊端,大量招收百姓与流民入伍,可能会导致军队素质下降,面对精兵可能不堪一击。
第二个弊端,在这几个月内,必须想办法找到大量的粮食和财富。
若流民数量过多,现有的金银与粮食只能支撑数月,一旦耗尽而无法补充,将对东平县产生极大的压力。”
宁川沉思片刻,开口道:“二哥,你所说的两个弊端,我有解决的办法!”
“哦?说来听听!”李二眼中闪过一丝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