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科举改革(1 / 3)

“只留六艺。”

“其余的,酌情取舍?”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觉得乖孙把一个难搞的决定,交给了自己。

他看得出来,朱炫其实只想留六艺,但担心会有麻烦,就把其他酌情取舍,但是应该留下哪些,留下什么方面会对大明有用?这个暂时无法确定。

很难取舍。

如果只留六艺,那些读书人还不炸锅了。

甚至有可能挑起叛乱,后果很严重。

“乖孙这是给咱挖了一个坑啊!”朱元璋叹息道。

朱炫把八股取士的弊端,全部说了出来,使得他心思动摇,觉得那些弊端,会导致大明陷入危机,那么必须改掉。

需要怎么改,朱炫也给出答案。

但是这个答案并不完全可以用,哪怕朱元璋的铁手腕,也不敢直接对天下读书人挥动屠刀,关于取舍方面,又确实难以确定。

如果什么都不做,按照旧制。

明知道八股取士不行,又不打算去改,这是看着大明消沉下去。

朱元璋不想看到大明消沉,但怎么改又成了问题关键。

“孙儿的能力有限,帮不了皇爷爷太多。”

朱炫故作思索道:“能想到这些,已经是孙儿的极限了。”

毕竟他还是个孩子,没有谁会要求一个孩子,做到十全十美,什么都会,也什么都懂。

朱元璋笑道:“乖孙能想到那么多,已经很好了,至少你皇爷爷,根本没考虑过如此,这是咱的问题,咱这个皇帝,当得还不够好。”

朱炫摇头道:“皇爷爷已经很好了,作为皇帝,要兼顾的东西很多,很难面面俱到,肯定有疏忽的地方。”

这个说法,朱元璋是认同的。

皇帝不是神仙,哪能什么都做得到,唯有尽可能地把所有做到最好。

“还有科举,乖孙认为怎么改?”

朱元璋的心思,又回到八股取士上面。

儒学被朱炫反对了一遍。

八股取士,也是儒学的一部分,更是被朱炫批判得一无是处。

“孙儿认为,要放弃八股取士。”

“其实可以把六艺,和科举一起考,不要求全部精通,但对于射御,必须会其一,礼乐书数,也要学会其一,朝中官员,要求尽量做到文武双全。”

“当然了,一些年纪大的考生,在射御方面,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另外新增一科时政,考的是考生对于某些时政问题,或者朝政举措的见解,还有写出如何做,不能用八股文的方式作答,这样可以判断考生是否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孙儿还有一个想法,再增设一种杂科。”

朱炫其实还犹豫,这个想法该不该提出。

因为杂科的想法,会和朱元璋制定的户籍制度冲突。

“什么杂科?”

朱元璋问。

朱炫答道:“杂科,就是医术、匠术、农业等,一些民间的奇技淫巧,皇爷爷设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能约束天下百姓,把他们固定在一个地方,让他们不能乱跑,而孙儿提出的这个,就是和皇爷爷相反。”

朱元璋没有生气。

朱炫的想法有时候是比较叛逆,但认真下去,还是有大道理,他问道:“乖孙为什么会这么想?”

朱炫解释道:“孙儿觉得,杂科也是格物致知的一部分,就拿匠术来说,工厂里的工匠通过格物,造出了枪炮。”

“奇技淫巧,其实也是大明发展的一部分,我们大明和前朝相比,甚至和唐宋等对比,很多方面的技术,进步都很大,唐宋时期连火铳都没有,更别说枪了。”

“很多技术,还包括农业,都会随着时间的进步而进步。”

“但是,单纯地依靠时间推移的进步,其实很慢的,不如主动推动进步。”

“鼓励这些技术的发展,就是主动进步,能把我们大明,变得更好,更繁荣,也可以更强大。”

说到了这里,朱炫把这个想法,正式说出来,道:“把这个杂科,列入为科举的一部分,考核过后,如果成绩优异,可以根据他们的技术类型,分派去六部,主动地推动进步。”

这些已经超出了,明朝的人,能理解的范围。

朱炫说完后,直接保持安静。

等皇爷爷的意见。

如果没有朱炫的工厂,没看过那些格物致知的文章等,朱元璋确实很难接受。

但是有了工厂的成绩打底,朱元璋接受这些言论,相对容易很多,寻思许久,觉得朱炫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乖孙做了那么多,又和咱说那么多,只是想变法吧?”

朱元璋低下头,往朱炫看去。

总算明白了,这孩子的用心。

朱炫点头承认道

最新小说: 八国联军侵华 五代血影 废物养子,竟是绝世强龙 这个三国不对劲! 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 饥荒年:我助红颜女将搞基建 质子无敌 大秦,开局一把贫铀剑 封林徐若影 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