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朝金銮殿。
“禀皇上,那大周朝与我大夏每战必败,
微臣认为皇上无须多虑,稍等数日便可等来我军大胜捷报!”
王丞相一脸自信地劝慰,正忧心忡忡的皇帝。
吴立新见状,也立即谄媚道:“皇上,王丞相所言不虚,
以微臣之见,最迟后日便能得我军捷报!”
皇帝听了他们两人的话后,正打算回复,外面却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
“报”
那名军信使,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声泪俱下地继续说道,
“禀告皇上,边境告急!我军新增援的十万大军,
已被敌军尽数全歼!”
满朝文武听闻军信使的禀报,个个瞠目结舌,满脸皆是震惊之色。
王丞相脸上的自信荡然无存,尴尬地站在原地,眼神飘忽不定。
吴立新则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皇帝瞬间慌了神,脸色煞白,双手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他的嘴唇哆嗦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语不成句。
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不断冒出,顺着脸颊滑落。
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凝重的沉默之中,皇帝望着满朝文武,
焦急地问道:“如今这局势,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众大臣们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或是摇头,或是皱眉。
甚至有人嘴里哝哝道,“这该如何是好,这该如何是好呀?”
皇帝愈发着急,怒拍龙椅,提高了音量再次问道:“难道就无人能为朕分忧?”
大臣们依旧相互对视,无一人站出来回应皇帝。
皇帝在龙椅前来回踱步,被群臣的表现气得直发抖。
大皇子一看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瞬间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连忙上前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如今局势紧张,
我军连番失利,不如与大周王朝议和,以保我朝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大不了给他们赔点银子,也总好过无休止的战乱。”
二皇子听后当场打断了他的话,言辞激烈道:“皇兄此言差矣!我大夏怎能向那大周示弱?
大周向来与我大夏交锋,每每皆败,此次或许只是我军士兵数量少于他们。
只要我们派以重兵和良将,此战必胜!”
三皇子听后,马上跳出来反驳:“二皇兄,这场战争劳民伤财,怎能冲动好战?
如今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若贸然再战,恐难有胜算。
儿臣斗胆建议,可先派使者与大周交涉提出议和一事,探其虚实,再做定夺。
如此一来,既可彰显我朝欲求和平之诚意,
又可为我朝争取喘息之机,也能给父皇一个周全考量的时间。”
四皇子嗤之以鼻,心中暗想:“你们三人争夺太子之位,
你们就好好斗吧,与我何干?”
所以他选择了冷眼旁观,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皇帝听到皇子们的建议后,眉头紧锁,在龙椅前不停地踱步,心中犹豫不决。
大皇子斜睨了一眼三皇子,冷哼一声说道:“三皇弟,
你这求和的说词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二皇子也满脸不屑,心中鄙夷道:
“三皇弟就这点胆量,还妄想在父皇面前表现。”
随即讥笑道:“三皇弟,你这般畏首畏尾,莫不是被大周吓破了胆?
若按你所言,我大夏岂不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三皇子面对两位皇兄的冷嘲热讽,面色涨红,却仍不卑不亢地说道:
“两位皇兄,小弟这是为了百姓着想,为了大夏的长远之计。
如若贸然再战,若再败,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大臣们依旧沉默不语,
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不知该如何抉择。
五皇子看到满朝文武百官的表现,还有他几个皇子的说辞,
简直让他愤怒到了极点,平日里你们这些大臣们,
个个只知道抱团取暖,官官相护,那也就算了。
现在,大夏朝正面临战争,而且再任其发展下去,
将会山河破碎,国将不国,这样危难之际,你们竟然个个袖手旁观?
再看他那几个皇兄,平日里互相内斗是样样精通,凶猛如虎。
等到对外的时候,就软弱如狗,只知道一味求和,
或者冲动盲目,毫无远见与担当。
别看他虽贵为五皇子,但其实他是最不受皇帝的待见。
原因无它,因为他的母妃出身低微,只是一个宫女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