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
刺耳的锣声, 一大早就在里坊内响了起来,除了那深宅大院里的公子哥儿、大小姐,只是遥遥听到个响动之外,一条胡同的街坊都给惊动了, 孩子们吓得号啕大哭的也有, 嚷着要出门去逃灾的也有, 大人则纷纷揉着眼睛开门问道, “是哪里又炸起来了么?”
“大伙都给听好了啊!”
过来敲锣的更夫, 手里的力气可比敲五更梆子要大得多了,身后的衙役,手里拿着新鲜物事——买地那里流传来的铁皮喇叭,京里的差役们现在几乎都备着了, 尤其是出门做仪仗‘净街’时,各家的长随班子, 若没个喇叭凑在嘴边上, 就连老爷们也觉得自己顿时失了体统似的。
这会儿,衙门全体出动,连着各高门大户的长随班子, 也都被暂时借来宣讲, 无不是把喇叭凑在嘴边,声嘶力竭地喊道, “今日的旬报上, 有朝廷和买活军发的《联合公告》,王恭厂那不是什么灵异灾殃, 要用科学眼光看待——买活军学问好, 已经派出使团来了!”
“休得再传播谣言, 违者斩立决!”
“都好生度日罢!该做什么做什么!若是有善心, 帮着南城灾民安置安置,也好!”
“全都写在《旬报》上的,有那认字的自个儿去买来看——这公告上有拼音!会拼音就能看得懂!”
嘶喊之声,远远地传到了小巷深处,一个老夫子站在院门口侧耳细听,听到这里,不由得摇了摇头,对屋内说道,“一日不如一日!现在连拼音也上报了!”
屋内帘子一晃,一个大姑娘走了出来,十三四岁的年纪,面上却似乎是有个两三百岁的主意,她微微带着嗔怪地说道,“都说了,如今四九城这私塾班上,私下哪还有不教拼音的?您老不学,那小学生们上完今年,便都跑光啦!哪个还给你送束脩来?
我说我来教吧,您又说什么,大姑娘不好抛头露面的,我的好大人好爹呀,这都什么时候了,那国公府的大小姐还穿着短袖衬衫满街跑那,还要去给伤员看病包扎的,您这老脑筋再不改啊,我看我们一家迟早要喝西北风去!”
“这是我荒唐?”正所谓老父幼女,最是疼爱不过,这老夫子也只有低头闷着听训的,只到底过意不去,还是嘀咕了一句,“荒唐的是谁可说不清呢!拼音都上报了,还要和贼子发《联合公告》,叫他们来查这事儿——这还叫朝廷吗?这会儿占了天下的到底是朝廷还是买活军啊?”
确实,说来也是可笑,拼音这东西,完全是买活军的发明,但在京城却早两年就跟随特科一起流行开来了,自从发了报纸之后,就连一般的贩夫走卒,也燃起了学拼音的兴趣——
要考特科,明白人都得自己去看买活军的教材,有些个自小拨算盘的账房人家,识字不算太多的,学会拼音看教材也方便。至于读报的人家,更不必说了,拼音不就是二十几个声母韵母吗?只要会拼写了,那几千个汉字,哪怕一个都不认得,也能把报纸念出来,买活军的报纸,也不卖弄什么文采,话一向是说得很直白的,能念诵出来,那就是能够读懂,自个儿也能看点报纸,至少看笑话,看话本什么的,不用劳烦别人了。
在这样的风气之下,京城各城区的塾班,表面虽然不宣扬,但私下没有不教人学拼音的,胆子大的,不止于是自己的学生,外来人送些礼物来,也许他们学,至于塾师自己,多数也没去过买活军那里,他们是怎么学的呢?就是私下买了扫盲班的教材来,再根据自己的汉字储备,倒推着学习拼音,毕竟,这里是京城,买活军用的也是北方官话,和京城话相差不算太多,如此倒推着也能学个大差不差的。
若是再有门路一点,那就能蹭到使团开的免费课程了,这买活军爱好给人上课,这话是一点不假的,来京城这两年,到处的给人开课,进宫上算学课,出宫还开什么特科补习班,什么医疗卫生培训课——也开教人读拼音的扫盲班,但是开课不多,去学的人也都很低调。
这里就充满了分寸的拿捏,毕竟,算学、医疗,这都是好东西,但扫盲班在京城开,似乎就不太给朝廷脸面了,而买活军的使团,与朝廷的关系一向是很融洽的,倒不像是交战的敌军,大有友好往来的意思呢。
既然如此,这免费的扫盲班,也要有门路才能去上了,要么就得大胆,和这卫夫子家的大姑娘一样,踅摸到买活军使馆门口的小店,问她们招不招学徒,恰好运气也好,买活军正要开班,于是她也进去跟着上完了扫盲班,因此,卫姑娘这确实算是个血统纯正的拼音老师了,在这一带的街坊,绝非其余自学的塾师可比。
至于卫老夫子,他是个大近视,也有了年纪了,天色一暗,看着书本就眼花,要学拼音的确困难,又迟迟不肯点头让女儿代为授这一门课,家下人都是着急——卫夫子脾气好,附近的父母都爱把孩子送来开蒙,膝下一般都有十来个小学生,一年也能收个二十来两的束脩,一家全指着这束脩过活,眼看学生都要去别的班上学拼音了,怎么能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