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女生耽美 > 东北美食日记 > 第72章 皮皮鲁90年代的吐槽王

第72章 皮皮鲁90年代的吐槽王(1 / 2)

要说丹东,那必然要说延吉,这两座城市虽然分属两个省,很多人都知道在朝鲜的边境上, 但是很少有人去看地图,因为看地图才会知道,这俩城市,丹东守着边境线的西大门,延吉守着东大门,所以这两座城市虽然丹东靠海,海鲜方面更有优势,但整体的饮食风格却很相像,都受到了朝鲜族饮食的影响。

吃饭吃饭,主要的还是聊天,路爸读书不是很好,但是单位还可以,很多出差的机会属于吃力不讨好,老人们都愿意把机会留给小年轻,于是路爸走了很多城市。

小舅舅属于我虽然没去过,但是我听说过的,而且我听说的特别多,毕竟每个单位都发大量的报纸,这些报纸除了几个主要的页面写了些重要的内容,其他版面几乎都被各种花边新闻和知识填充。

路妈闲来没事就把多余的报纸拿回家给老爹练练毛笔字,小舅舅没事闲的时候就拿着这些内容做消遣。

没用的知识及其丰富。

像极了今天的短视频平台用户。

仔细想想,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也就是过去的报纸,不过会动,而且版面没有限制。

你以为是猜你喜欢,其实都是让你喜欢。

报纸随便拿,但是这个杂志却不行,毕竟一个科室订的报纸无数,杂志却少,这个看完了,就得给下一个,除非自己订。

一个杂志一年订阅的前大概一两百,一般每个人都会订上一两本。

路妈订了《读者》和《演讲与口才》,本以为可以拿给小舅舅让他多些写作文的素材,结果小舅舅表示在学校里跟同学借就能看,而且他觉得还是《故事会》更好看。

挨了顿打。

就很委屈,我又不是没看这些各种文摘,那确实还是故事会好看。

《童话大王》也很好看。

很多人对于一个名叫郑渊洁的作者很疑惑,不记得他有什么作品,却好像很出名的样子。

但是九十年代的郑渊洁,算得上是那时代所有学生的知音大哥,原因无他,主要就是他的作品中通常都会用大段无标点的文字对当时的教育制度进行吐槽,而他的作品,就刊登在《童话大王》上,你要说童话大王的编辑是不是疯了,在当时允许那么激烈的抨击教育制度内容的刊登,巧了不是嘛,《童话大王》主编是郑渊洁,编辑是郑渊洁,作者还是郑渊洁,除了美工以外,整个《童话大王》杂志刊登的就只有郑渊洁的作品,每期的刊物基本内容是一片中篇小说,一篇长篇连载,一篇自己和自己笔下人物的对话。

而郑渊洁笔下的人物,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舒克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

其中,在人物对话环节出现最多的就是皮皮鲁,因为皮皮鲁在当时的设定是十来岁的男孩子,正是郑渊洁本人孩子的年纪,里面很多对话基本就相当于父子之间对于当时靠填鸭方式学习的吐槽,其吐槽之犀利,文字之优美,内容之丰富,对于像小舅舅这样的半大小子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郑渊洁的作品最出圈的就要属《舒克贝塔历险记》和《魔方大厦。》

舒克贝塔的出圈,全靠这个ip的影响时间之长,1982年郑渊洁在家中开始写舒克的故事,91年被改变成动画,2020年还有重置的3d动画片问世,而郑渊洁的文风可不是什么专门针对儿童读物的那种幼稚风,而是非常具有画面感,再加之当年一个叫《正大综艺》的栏目最后《正大剧场》栏目都会播放美剧,所以很多时候,郑渊洁那时的文风非常有美剧的风格。

很多人多是因为《舒克贝塔》的动画片入的圈,但是又被《魔方大厦》给劝退的。

《魔方大厦》相当于一个个故事集,每一个故事都颇有深意,如果非要类比,颇有日剧《世界奇妙物语》的意思,加之当时的制作公司使用了非常强烈的色调搭配和夸张的线条,导致这个本身就有些诡异的题材被拍出了邪典的味道,这也是这部作品在短视频时代出圈的原因。

除了文艺作品之外,郑渊洁也算得上国内走ip路线的第一人,92年,郑渊洁就在北京开了一家周边店,售卖的商品从T恤到钢笔,从桌游到电脑,你要是偏远地区来不了北京?

没关系,《童话大王》化身贝塔斯曼,最后几页都是邮购目录,喜欢什么随便挑。

碰上好时候,还有亲笔签名哦。

而郑渊洁最爱的,还是皮皮鲁,因为这几乎就是他儿子的代表,而鲁西西,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是李磊的韩梅梅,十几年前还有一首歌就叫《当皮皮鲁爱上鲁西西》,这首歌相当于什么呢?

相当于骨科的不能再骨科了,皮家有两个孩子,于是皮爸让闺女随了母亲的姓,皮皮鲁和鲁西西就是亲兄妹。

皮皮鲁几乎出现在了《童话大王》所有的长篇里,如果把他的内容整合起来,一点不比现在的长篇网络小说差。

皮皮鲁是一个学习很普通但是很皮的这么一个小孩儿,光是这个设定,那就代入感极强,而皮皮

最新小说: 替嫁娇妻:偏执总裁宠上瘾 团宠宝宝人参娃,福气满满人人夸 诡异晚间 真千金惨死重生,全家哭着求原谅 隐婚大叔婚不见你 萌宝集结令:陆先生,你的九个儿子震惊了全球 总裁独宠:替罪萌妻要翻身 踹掉渣男后,她成了首辅夫人 一胎二宝:总裁爹地套路深 封杀[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