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没有遇到天灾和人祸,那城内外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
也正因此,芮都内的人口明显比较多,粗略估算能过两万,都能敢上送过了。这还没算城外的野人村落。
林潇潇觉得芮伯最明智之举就是把商业和农业进行了分割。
城内人就是种田,基本等于纯农业。而商业转移到了崇义坊。避免了像滑国那样商业推行过盛,导致农业荒废,以至于在天灾来时连储备粮都没有了。
六菜一汤,最后结账二十圜钱。便宜到林潇潇和崔盼盼一起瞪眼睛。
崔盼盼凑到林潇潇耳边,小声道:“你说上一代芮伯会不会是像咱俩这样的?”
林潇潇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回道:“应该不是,咱俩这样的哪有本事建国?可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若不是我们学过历史,多半连个普通庶民都不如。”
“也是,”崔盼盼道,“若是穿来的,必然去秦国抱大腿,搞什么早晚灭亡的诸侯国。”
林潇潇无奈提醒:“不要整天想着抱大腿,自己要争气才行。自己能力不够,大腿也抱不牢靠。”
用完晚膳,林潇潇一行人没有回房,而是上街看夜景。
整个芮都只有东城区灯火通明,其他区域只有零星的光亮。所有夜生活的人们,此刻都集中在了东城区。
夜晚的街道看上去比白天还要热闹。街上多了许多贩卖小吃和小玩意儿的摊位,有些街道还挂起了花灯。
比如洒金楼所在的那条主街,两边的店铺依旧在营业,门前的花灯映着来往人群,好像过节一般热闹。
孔慈拦住一位路人问道:“兄台,我等外地来的,今日刚到芮都,不知是何节日如此热闹?”
“秋收节啊,这一整个月份都是秋收节,庆祝今年收成好。”
孔慈追问:“这个月每天都这么热闹吗?”
“是啊,每年的这个月都是这么热闹。昨儿日洒金楼开戏台,伎人在街上跳舞。今日文昌阁猜迷,答对了有钱拿。明日水货店搞什么抽奖,听说给的钱更多。”
“抽奖?!”几人都一脸惊讶。
“是了,听说跟崇义坊的什么杂货店学的,弄一堆竹签丢在一起,抽中有字的就给钱。上个月,我有个亲戚还特意跑去崇义坊那边抽奖了,结果中了十钱,回来跟我们炫耀了好久。”
“那你们怎么不去崇义坊抽奖?”
“那里有空了,每天起早抹黑收割黍米,哪有闲余出城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