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洛阳藏书馆开设之后,洛阳城内突然出现了1个新的行当,抄书。无数的士子不管是穷是富,整日盘旋于藏书馆中,辗转于各处书架,废寝忘食,艰苦卓绝,前往藏书馆抄书成了1股风尚。
北海人孙邵,1日能抄数千言,1时传为美谈。
士子之中,更是流传着曹昂写的那首诗,谁也不想做那个“白首方悔读书迟”的人。
曹昂也适时地安排人每日供应这些士子粗茶淡饭,虽然饭菜1般,但量多管饱,赢得不少士子的交口称赞。
而且曹昂还在藏书馆里开设了代为抄书的栏目,帮着1些家境贫寒的士子补贴家用。
现在在洛阳士子之人,言必提“曹昂”,而且不是什么“君侯”、“侍中”之类的官职,而是“曹公”,“曹子”。
更有人高喊出“使我生者,父母也;使我学者,曹子也。”
曹家门口,每日都有感谢之人。
有1日曹昂走在大街上,竟然有人当街向他叩首。
曹昂也没想到会如此得人心。
这倒是让同行的曹嵩颇为唏嘘,他当了1辈子官,这个年纪了,也没几个人真心称他为曹公的,孙子十5岁,“曹公”这个词就成了他的专属了。
或许到了以后,世人提到谯县2字,便专属“曹昂”了。
虽然还有人觉得此事太夸张,曹昂本人亦不承认,可不得不承认的是,曹昂的名声在士子阶层中已经是闻名遐迩,举世皆知。
得亏大汉没有什么学联啊、青联啊,否则曹昂妥妥当选副主席。
曹昂有时候都会想,若是他就此死了,后世的史书之中,应该能把他记做1个完人,不管是文庙、武庙的,就凭他这德行,必须能进。
曹昂自成了博士之后,开始每日到太学打卡。
不过袁基并不给他安排活,他也没有主修的《经学》,倒是乐得自在,整日里看书、喝茶,写书,接着喝茶。
而曹昂写的《荀子集注》的影响力则开始发酵。
如曹昂说预料的那般,此书1出,果然引得不少的质疑和否认。单是荀子思想,已经引得很多人口诛笔伐了。
不过曹昂倒是不畏惧,骂战,谁怕谁啊!
曹昂隔3差5写篇文章跟人对骂,倒也不亦乐乎。
不过天下精于《荀子》的人并不多,众人也只能在荀子思想上批评,单说这本书的内容,反而没人可辩驳。
其实大家并不在乎《荀子》的思想,更多的人所赞叹的是曹昂新书背后的含义。
曹昂十5岁,已经写了《孟子集注》和《荀子集注》,成了太学博士,后生可畏,似乎不再是1句客气话。
曹昂真要将众人拍死在沙滩上了。
这日在袁家,袁隗拿着1卷《荀子集注》,久久不舍得放下,看到曹昂写的那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却是不住地喟叹道:“曹子修1语中的,已可为宰辅也。”
而且袁隗发现,《荀子集注》中,主要以注释《荀子》为主,曹昂并未在里面写太多自己的思想,可凡注解者,却无不鞭辟入里,精妙绝伦,点睛之笔,恰恰是曹昂的评述。
袁隗当然猜不到曹昂的野心,却是能感受到曹昂的决心。
袁隗不得不承认,年轻1代,曹昂冠绝。
这是袁隗第2次重点关注曹昂,他再1次承认,自己真的是看走眼了。
此子似乎比和他斗了1辈子的杨赐还要骇人。
曹昂不知道袁隗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或者说知道了亦不在意。如袁隗之前看不上他1般,他亦看不上袁隗。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句话用到袁隗身上,才是最贴切。
此时的曹昂,已经无暇管外界的评价,他成为博士后,出入兰台等地倒也容易。兰台集中了大汉数百年搜集的文书,曹昂着实不忍心这些书让董卓1把火给烧了,因此便将精力都放在整理这些文卷上,能保护的,便尽量留存下来。
不过曹昂的认真,倒是让人轻视。
盖因曹昂的作为,就跟管理图书的小吏1般。
于是身为讲郎的袁元长便讽刺道:“我以为朝廷招了1个博士,没想到招了1个书吏,真是丢了博士之人?”
曹昂没管他,袁元长又说道:“朝廷擢才,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阁下何人,出身卑微,何敢做博士?”
袁元长不知道曹昂的嘴上本事,否则绝不敢跟曹昂对喷。
曹昂也让此僚吵得脑壳疼。
你竟然敢看不起图书馆管理员,你知道图书馆管理员有多厉害吗?
于是曹昂便言道:“昔者老子东周守藏室之史,而孔子更是为委吏、乘田,2先贤不以其卑鄙,更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亦不会觉此卑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