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四百四十三章【投奔义军】

第四百四十三章【投奔义军】(1 / 2)

眼看着亲人们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铜板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父亲:朱五四、与大伯:朱五一,两人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

更使得年幼的朱重八和二哥:朱重六,忍不住抱在一起放声痛哭,哭声持续不断!直接惊动了邻居家的员外郎:刘继祖,不曾想刘员外竟然也发了善心。

看在他们常年帮刘家干活的份上,便给了他们一块坟地,让其安葬亲人。

这才让他们兄弟两人停止哭声,连忙找了几件破旧衣服包裹好尸体,在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在安葬好亲人家属之后,为了活命朱重八与朱重六被迫分开,各自逃生去外面寻求温饱,可朱重八又不知道去哪里?就想起之前曾经当过俗家弟子的皇觉寺。

于是就再次去投奔了方丈:高彬,并在寺内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法号〈如净〉,也算有了一个安稳之地,有口饭吃,有个地方睡。

他每日在寺里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但有时仍会受到方丈的斥责,也是故意磨练他的意志力。

可日子一长,如净就憋了一肚子的气,他不明白为何方丈要故意刁难自己?

一日如净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气得他顺手就拿起扫帚,狠狠地打了伽蓝神四五下。

还有一次方丈见到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给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如净,惹得如净很烦躁!他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呢?更害得自己连累受骂,就越想越气,竟随手找来管笔。

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下〈发配三千里〉的大字,这也反映出如净不甘心受压迫的性格。

不久之后由于天灾不断,一些难民纷纷逃上山要饭,导致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任何施舍和香油钱。

方丈为了保住皇觉寺,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其中如净才做了五十天的小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也没有办法,他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年朱重八(如净)才年仅17岁。

就这样如净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濠州城向南,走到了庐州路合肥县。

然后又折向西进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汴梁路,到了固始县、信阳州,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还东经鹿邑县、归德府亳州,于蒙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内。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如净走遍了淮西道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见识了世面、开阔了眼界,还积累了不少社会生活经验。

但艰苦的流浪生活,也铸就了如净的坚毅、果敢性格,使他开始变得残忍、猜忌,因此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如净在外云游的三年里,也正是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的时期。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宣传,故此如净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亲眼目睹了朝廷对灾情治理不严,以及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

在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所以他回到皇觉寺后,就开始了勤奋学习、广交朋友,时刻准备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随后蒙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5月13日,中书省百姓们在遭受了压迫以及天灾疫情的打击下,恰巧又遇到黄河堤坝决口,朝廷强征了15万民工去修筑黄河堤坝。

这让出生比较宽裕家庭,且信奉白莲教的百姓:韩山童,与信奉弥勒佛的百姓:刘福通,两人都认为时机已到?

于是便故意把泥菩萨埋在黄河流沙中,在让人挖出来,还编造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并在民间四处传播。

为了鼓舞人心,树立起有效打击蒙元帝国的口号,韩山童还自称是宋徽宗端亲王显皇帝:赵佶,的第八世孙,在中书省汝州揭竿而起,杀白马黑牛祭祀天地。

他让义军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直接就被百姓推举韩山童为〈明王〉。

而刘福通则号称是北宋荣国公兼殿前都指挥使:刘光世,的后代,两人均打出了光复大宋皇朝的口号。

但很快就被地方官府知道,蒙元汝州州尹:蔡曦炜,当即就派遣军队前往抓捕,直接围住红巾军头目,抓获了明王:韩山童,却让其子:韩林儿,在混乱中随母亲逃往中书省大名路邯郸县,就连刘福通也逃走了。

接着徐寿辉(真一)便在中书省蕲州路起义,而李二、彭大、赵均用,三人就在徐州起义。

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各地百姓纷纷响应起义,瞬间就形成了滔天大势,到了第二年正月11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安丰府濠州城定远县富商:郭子兴,也联合百姓:孙德崖,等人起兵于定远县、钟离县,一带。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谍海孤雁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亮剑之独立大队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靖难攻略 红楼从庶子开始 辅国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