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貌似也没这么贵啊?
96年江城的古董市场,极品田黄石克单价在八百剑元左右,那枚“青田石”最多也就二百克,就算是极品田黄,也就十六万夕元左右。
李承出价,可是八十万呐!
李承笑笑,其实,这东西只要提一嘴,朋济明肯定知道,只是这玩意非常罕见,最后一次有着明确记录的是吴湖帆收藏的那枚。
朋济明因为从未见过,所以就根本没往那方面去想!
“朋哥,青田灯光、寿山田黄、昌化鸡血,你该不会连这都忘了?”李承嘻笑着说道。
朋济明一拍额头,嗷哟一声!遗憾之色,溢于言表
!
他的声音很大,顿时引来一片注视目光,其中就有黄学仁、王定乾,以及不好意思坐过来的翟建明和黄家瑞师兄弟。
朋济明很快意识到自己唐突,连忙用手掌挡住脸,低声问道,“你……确信没看错?”
怎么可能看错?
托贾郑亭上辈子经营玉石的缘故,又有郭北盛老爷子以及背后的文物回流办公室关系,曾经在国博见识过一次——国博收藏着一枚边款“月厂”的灯光冻,就是吴湖帆家藏的那枚!
郭老爷子曾经让他上过手,还详细讲解了灯光冻的鉴别方法。
之后在2006年秋,西泠拍卖公司在首届印石专场中,拍过一方方去疾(二十世纪丝国印学界领衔人物)旧藏眉伯刻青田灯光冻石章,贾郑亭慕名前往,也曾上手过。
故此,李承在见到这枚灯光冻印章在光影照射下的效果后,第一时间判定出这枚印章的材质!
听到李承点头确定,朋济明表情很丰富,既遗憾可惜,又有些庆幸欢欣,同时还有些恼怒与后悔,夹着激动和紧张……让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当代人们提起“印石三宝”,很自然的想起田黄、鸡血与芙蓉,这话没错。
但是,放在一百年前,“印石三宝”的正确说法是“青田灯光、寿山田黄、昌化鸡血”,根本没芙蓉石什么事。
没错,至尊田黄石,都要排在灯光冻的后面。
灯光冻,又名灯明石,其特点是“灯下无影”,形容石质的透明度极其高,内外非常纯净细腻!
灯光冻制印,最早的历史记录为元代的赵孟頫和王冕。
赵孟頫赞自己所藏灯光冻印章,“温润君子,玉质天成”;王冕则流传着“行囊中可无钱,不可无灯明石”的传说。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在他的《考簄
余事》中这么说道:“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于玉,盖取其雅,易刻而笔意尽也。今也难得。”
明书法家、制印大师甘旸在《印章集说》云:“石有数种,灯光冻为最。”
吴湖帆在得到那枚灯光冻之后,写出《记真灯光冻石章》小文一篇,盛赞“……总之,较田黄冻、田白冻更为罕见名贵。”
没错,灯光冻就是比田黄冻珍贵许多。
灯光冻这种印石,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开采殆尽(尽管灯光冻是封门清的一种,可别拿当代的封门清印石当灯光冻来看,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现在是有价无市的状态,
市侩文人也有文人特性,对这类绝品印石,朋济明要比李承更看重。
他压下拔腿再去看看那枚印章的冲动,努力平抑自己的心情,又瞅瞅李承填好的标单,手指抖抖,建议道,“你这价格不保险,加点。”
是的,他觉得八十万不保险!
“加多少合适?”李承的八十万夕元的报价,是借助2006年那块灯光冻最终成交价272万(国币)报价做出的预估。那毕竟是十年后的价格,现在……他自认八十万已经超过他所预估的市场价。
可是,朋济明显然不这么看,想了想后说道,“想要保险,最起码要过百,嗯,一百二个比较合适。”
在鉴定方面,李承很自傲,可他从来不小看人。今天出席黑市小拍的足有一百多人,这里面卧虎藏龙的,玩不敢保证只有自己认得灯光冻?
听人劝吃饱饭,李承很干脆的将标单揉成一团,塞进¥兜,又重新撕下一张,重填!
这次应标价一百二十八万!
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在整数后面加上四个八。
怎么着也要讨点口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