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萌萌别的没记住,就记住,贾家在江南甄家存了五万两银子,然后就叫人买回了几个戏子的剧情。
那会是放暑假,孩子们都回来了。学校的暑期作业,让看小说《红楼梦》,女儿那学渣看不懂,她也忙,也不可能拿本书陪她看。于是大儿子弄了87版电视剧的影碟,让她看,假装看过书了。
这对七岁的小孩子也不是什么能好好看的剧,于是每天闺女就得抓个人,拉着他们陪看,反正欧爸,欧妈,大儿子,二儿子都轮留陪过了。轮到她时,正好播到这段。
她本来边干自己的活,边陪着没什么耐心的小闺女,结果看这段,差点没厥过去。这会就知道,为啥非要家长陪看了,这个孩子一个人看,容易对人生,对物价产生误解。
然后让两儿子去查了银子对人民币的汇率,再然后把明清时期,买奴才的价钱拿出来对比。然后结论是五万两,够买好几个成熟有大咖的戏班。反正对那几个崽有什么影响,她自己反正是觉得,这本书,真的没教孩子什么好。
等着欧萌萌来了,还想着要不要,给女孩们进行机会教育,之前已经了解了农作物、食材、药材,还有家务中,每日必备的生活所需。但是他们都是贵族小姐,说句不好听的,高嫁低嫁的,他们必是要管一个家,对丈夫孩子们负责。对他们的嫁妆负责。
所以她顶顶瞧不上的清时某位大臣,但他有一句话,是对的。他说他给女儿最好的嫁妆,就是给她们最好的教养。
那位人品不怎么样,话也是对的。当然话对,不代表他能做对,怎么教女?教女也是要成本的。让他们做针钱有什么用?当家主母的重点是会做针线吗?所以女孩的教养更需要花钱,比如她给她们请回的两位宫里嬷嬷,那位大臣舍得吗?只怕宁可给自己娶一房妾侍吧!
之前她还在想,怎么让这些孩子接触一下更全面的物价。这回正好了,宁府大兴土木,这不就巧了吗?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让宁荣两府的这些孩子们也参与进来,以后再出五万两银子买了十二个奴才回来。她就把买的人,打死。
还有谁认账给钱的,也一块打死,要知道,书中,银库在王夫人手上,纵是王熙凤要用,也得向王夫人请款。王夫人看到五万两银子只买了十二个戏子,竟然不觉得有问题,那本身就是极大的问题了。
但又纳闷了,您都这样了,为何坊间还会传说,贾家两个儿子都是极蠢的,而老太太好奢侈,偏心眼?
女孩们做计划时,连请回的陶嬷嬷,车嬷嬷都震惊了,她们那回是看到了老太太在史家的几记绝杀,把自己娘家侄子两口子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现在人家想送礼都送不进来。谁家姑太太能做得她那么牛?结果到了贾家,她们俩觉得,自己还是把老太太想得浅了。人家还是给娘家侄儿留着脸面的。
有人说那是因为她无管家之才。她都想呸了。再没管家之才,袭人那样的丫头,买一个几两银子,养大了,纵是要赎身银子也不过二十两。那十二官,用了五万两,然后不唱戏了,去各院做了小丫头,就是几两银子一个的那种。
所以原著里,哪有傻子啊,就是全家上下,合着伙的吃公攒私,反正挖空了,大家也就都干净了。
之前她有教女孩们做计算,做图表。现在也就都派上用场了。还有之前的买的那些假山,奇石,院中的各类花草树木,还有要游廊,水池,石径的如何能再利用,这些统计,标注好尺寸,就很容易把图纸之中设计的地方给填上。
到了贾家,老太太这两个儿子,说蠢吧,好像也谈不上,但真孝顺,老娘病重,能在老娘屋里打地铺,亲手伺奉汤药,光这点,就足以秒杀别人家不蠢的儿子。那会,陶嬷嬷和车嬷嬷就只剩下羡慕嫉妒,没有恨了。能把儿子教成这样的,那也是牛人了。
陶嬷嬷她们现在有点羡慕这些女孩了,因为他们有一位了不起的祖母。
陶嬷嬷和车嬷嬷一下子顿悟了。老太太是瞧不起那些人,因为瞧不起,所以她要把女孩们教得自立自强,我足够优秀时,你们不过是我人生的点缀。或者装点的门面,再或者直白一点,我孩子的父亲而已。
很快贾珍他们也看到了成效,因为老太太给男孩女孩的题目是一样的,原本秦邦业和风水师给的图纸已经很节俭了。现在让男孩女孩们还要再做预算,再进行细致的调度、安排。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个连秦邦业都觉得做得太好了,虽说,这个只能在贾家可用的。他若是敢在工部用,他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至于说他们家姑娘,就更不用说了,之前在宫里就觉得贾女史不同凡响,现在再看看他们哪怕亲戚的姑娘,都教养得宜。所以她们觉得外头对老太太看得还是浅了。这哪是一般的会教女孩啊。
这家的女孩将来到了岁数,不得把全京城的女孩们给比下去啊?这贾家还真的是,韬光养晦,憋着一鸣惊人吧。只是,这么养大了,将来何等的男子能配得上?
她们倒是和老太太暗示过,结果老太太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