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掌柜都是见多识广的通透之人,胡家建的免费学堂,规模虽然不大,意义却不小。
胡家只是一户刚脱离贫困的普通农户,就敢花费一半身家投入在没有回报的免费学堂上。
这份胆魄与眼光,是乐善好施还是别有所求?
当然,无论出发点是什么,开办学堂对村民都是一件好事。
两人心照不宣的前来捧场,乐呵呵的站在胡家身旁烘托着气氛。
望林学堂的第一批学生早已定了下来。
开学这天,算是走个场,在杨秀才的办公处报名。
杨秀才让签到的学生集中起来训导一遍,再把新出炉的校规照本宣科念一遍,然后,介绍了担任武术教习方师傅和武术教辅阿青。
学堂的课程很简单,每天早上的半日课程,有三堂课,两堂学文,一堂习武,下午一堂课,文武间隔着上课。
每上六日沐休一日,寒暑假和农忙假期另算。
杨秀才的课程重,识字算术都要教,教导管理学生的主要工作都在他身上。
珍珠斟酌过后,与胡长贵俩夫妇商量,给杨秀才每个月多添二钱银子,也就是一个月一两二钱的俸禄。
她特地征询了方晟的意见,方晟毫无芥蒂的点头称是,他一介武夫,对学堂的管理和运行本就不太在行,杨秀才领头,他听令行事,事情就好办多了。
能者多劳,多劳多得,道理谁都懂的。
二十个学生里,平安、平顺就占了两个名额,余下的就往十二岁以下开始招收。
柳常平家的两兄弟,赵虹山家十岁的赵东胜,郑双林家九岁的郑二牛,赵铁锤家九岁的赵奎,以及满八岁的黄土旺都在第一批的学生名单内。
都是本村相熟的小伙伴,平日里就打打闹闹的玩耍嬉戏,一同上学自然不会陌生紧张。
杨秀才照着胡家姑娘的意思,把二十个男孩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帮着管理课堂次序和公共财物。
平安和平顺原来上的私塾交了半年的束脩,如今转回自家学堂上学,私塾那边自然得交代一番。
胡长林带着礼物,领着两娃,亲自前去解释道歉。
私塾的刘夫子倒是通情达理,只是一阵痛惜自己失去两个聪明有潜力的孩子。
如此这番,平安和平顺就开始了在自家学堂上学的日子。
春去夏来,河滩边的芦苇叶傲然挺立在初夏的骄阳中。
一辆黑色的马车从村口缓缓驶入。
马车转入青石板铺陈的小道上平稳前行,道路两旁的花圃新种着不少品种的树苗,生机勃勃整齐对称。
不远处,一处斜坡上,十几个工人正忙碌的修建着一处亭榭,六角形攒尖顶,已初具规模。
“哎呀,才多久没来,这里像换了个地方似的的,变化也太大了些。”赶车年轻男子感叹的说道。
车门被轻轻拉开,月白锦袍的清贵少年,眉目清朗肤白胜雪,微微勾起的唇角,显然心情颇为舒朗。
“少爷,你看,那边就是刘平说的学堂吧,建得还挺宽敞的,胡家还真是舍得,这些加起来,要花费不少银子呢。”年轻的男子正是陈鹏飞。
马车里的惨白少年自然是长途跋涉而来的顾褀。
他昨日到达太平镇,经过一夜的修整后,带着些许迫不及待的心情,前往小山村的一角。
珍珠正趴在堂屋的八仙桌上,与罗璟讨论着河滩的规划。
学堂逐渐步入正轨,杨秀才与方师父慢慢地也磨出了经验,二十个学生,入学时都被家长训导过要尊敬师长遵循校规,村长一早就告诫过村民,孩子要是不听从先生教习的教导,有叛逆捣蛋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警告一次,再犯便勒令退学,不再享受免费学堂的教育。
被父母叮咛过,加上校舍墙上挂着醒目的十大校规,这些刚入校的男娃们暂时都还是挺规矩的。
学堂的事情不用操心,珍珠的心思就放到别的事情上面了。
入夏时节,胡家墙角新种的蔷薇紫藤像打了催长素般,几个日夜间攀上了墙头。
一时,墙头上浅紫色的紫藤花和大朵大朵的粉色蔷薇花交相辉映,一片灿烂。
李氏对这片繁花似锦的景象喜爱不已,时常看着墙头笑得明媚。
珍珠见状,心有所动。
开始大面积的规划起河滩上的美化工程。
其实她对园林设计方面是一窍不通的,除了在电视上或者书籍上偶尔看到一些相关内容,别的,她真的不大了解。
所以,她就学着现代的公路边上,在青石路旁建两条绿化带。
间隔着种上一些果树。
没错,就是果树。
苹果、梨子、李子、石榴、桃子、核桃等等,只有能找到的品种,珍珠都让人种了上去。
她所做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