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马皇后的醋味
还是那个观点,人的价值观跟人的出身、知识、经历都是息息相关的。
朱元璋,哪怕如今早已成为了实打实的特权阶级,还是特权阶级当中最高的那一层。
但他的贫农出身、造反经历以及军旅生涯,让他对于很多事务的看法,跟很多“传统”的朝臣大相径庭。
至少,很多在朝臣们看来离经叛道的事,在朱元璋这儿却压根什么问题都没有。
可有些在朝臣看来司空见惯的,可对于朱元璋来说,却是直接一刀子戳在肺管子上。
说白了,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出身最底层、如今是最高层。
一头一尾他都深有感触,可唯独没在这中间混迹过。
因此,当他看到金瓶梅后,哪怕最开始看到的是风月、春宫,可等他稍稍一冷静,他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半眯着眼睛,脸上再无半点之前的笑容,双眸开合间阵阵煞气仿若实质一般开始四散弥漫。
“西门大官人,呵呵,好一个西门大官人呐!”
“区区一介商贾,仅仅只是家中多了几分黄白之物,便能上勾搭县令、胥吏,下拉拢泼皮、掮客!”
“不经科举,没有朝廷恩准,还能当官儿!”
“坑蒙拐骗、奸淫掳掠,坏事做尽倒成了这县城里一等一的人物!”
“呵呵,好啊!好一个西门大官人啊!”
朱元璋看得这会儿后槽牙都在痒痒!
在他看来,这压根就不是宋朝的事儿。
如今隔着宋都多少年了?
攀缘附会、东拉西扯写不出这么生动的情节、人物来。
所以,这西门大官人,实际上就是大明的人!
只不过,名字肯定不是这么个名字,或者说这些事儿也可能不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但这些事儿,绝对有!
还有,这兰陵笑笑生在书里面暗戳戳的说的那些东西,那些略一思索就能明白的讥讽、调侃,看得朱元璋脑仁儿都在发疼。
这里面这些话,他不得不承认,说得可谓是一针见血。
有的戏谑、有的委婉、有的粗鄙,但无一例外,都可谓是警世恒言。
甚至有些东西,跟朱元璋自己这么些年琢磨的居然不谋而合。
这就让他愈发的感兴趣了啊。
可以说,越是看朱元璋就越是把这金瓶梅当做“乡间故事”来看。
没错,乡间故事。
还是那种乡间读过书的老夫子,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慢慢写就的贤文。
借着大宋的名义,以古颂今说的全是今朝的事儿。
这种人,多是乡间郁郁不得志,连个官身都没有的老夫子。
才华嘛,多少是有点的,但更多的本事,怕是就没有了。
不过,这种不上不下的人才,他朱元璋不缺,他缺的是对于大明现状的了解。
他再怎么揽权、勤政,锦衣卫更是监察天下。
可终究他不过是一介被困在这皇城之中的**凡胎。
因此,对于这忽然热闹、流行起来的金瓶梅,朱元璋最看重的就是这本书对于大明底层现状的描写。
哪怕文中口口声声说的都是大宋的故事,可朱元璋认准了,这就是大明。
他说的,那就是真的!
想假都不行!
朱元璋对于金瓶梅的猜测,固然是把胡大老爷这个幕后黑手给撇了个干干净净,但另一方面,却也是放开了对金瓶梅的限制。
实际上,大明周报社的老郑,这些天也是提心吊胆的来着。
眼见着这书,那风月之事是越写越勾人、官场之事也是越写越辛辣,老郑这厮是一边期期艾艾的盼望着这报纸的销量能更创新高。
但另一方面,他也在担心,担心老朱突然发话直接把书禁了。
好在朱元璋这突发奇想、脑洞大开的搞法,彻底断绝这书的后顾之忧。
只不过,消息暂时还没传到老郑这儿来,他不知道罢了。
实际上,从历史真实情况来看,在明朝拢共有四大奇书。
分别是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西游记。
这些书,除了西游记以外,都不曾封禁过。
而西游记之所以被封禁,那纯粹是因为西游记内里的讥讽都已经扑面而来了。
这要是半点动静都没有,岂不是显得朝廷不干事?
因此,金瓶梅如今能畅销无阻还能讨得朱元璋的欢心,倒也不算什么惊世骇俗的事。
朱元璋定下金瓶梅一事后,再次拿起眼前这几回的报纸看了起来。
这时候的他,可就是纯粹的消遣了。
也正因为带着这种心态,因此,这一不留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