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inf
都说【春蚕到死丝方尽】,现在已经是深秋,怎么还有蚕?怕不是听错了吧?
可侯知县闻言顿时脸色大变,对徐鹤拱手道“解元公,我叫人先带你去休息,家中有事,我去去就来。”
徐鹤本就是抱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的来的,怎么可能错失这种机会?
于是他问道“侯老先生,刚刚我听下人说的是蚕?”
侯知县点了点头,忧心忡忡道“没错!”
徐鹤皱眉问道“养蚕不都是在春季吗?你们湖州秋季也养蚕?”
侯知县道“解元公有所不知,咱们湖州除了毛笔,就属丝绸最为有名,很早之前,古人就已经不止在春季养蚕了,咱们湖州不仅有秋蚕,甚至还有东蚕。”
这么神奇?
徐鹤眼睛一亮道“惭愧,晚辈见识浅薄,让老先生见笑了,不知能不能陪着老先生一起去看看?”
侯知县闻言甚是诧异,他是致仕知县,回乡之后打理家中事务,故而才放下书卷。
可他没想到的是,一个年方十六的读书天才,竟然也对这些感兴趣。
他本来就是打着交好徐鹤的目的,才邀请徐鹤来南浔玩的,自然不会拒绝徐鹤。
等下人们将侯知县与徐鹤带到蚕室后,徐鹤惊讶地发现,这侯家果然是南浔大族,就这小小一间蚕室内,就有纸几十张,而且路上时听说,这样的蚕室,侯家有几十间。
而且这一路走来,侯知县也给徐鹤讲了很多秋蚕方面的知识,算是让徐鹤大开眼界了。
比如,为什么人们听到最多的是春蚕,而不是秋蚕呢?
因为春天的桑叶最为鲜嫩,阳光、温度也最适合蚕宝宝的生长,经过冬天冰雪覆盖之后,病害也没有那么多,所以相对而言,蚕宝宝的生长环境较之别的季节好得多。
故而春蚕便广为人知了。
到了夏天,病虫滋生严重,蚕宝宝又是个娇嫩的主儿,很容易生病,所以夏季是不能养蚕的。
但到了秋天,天气渐渐转凉,温度又正好到了蚕宝宝最舒适的时候,桑树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桑叶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虽然相比于春季的桑叶来说,没有那么鲜美,但好歹也算够用。
所以百姓就会赶在桑树入冬前,用最后一茬桑叶养殖一波蚕宝宝抽丝了。
那么蠁虫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这个徐鹤倒是知道一些,《尔雅》中就有“国貉虫蠁”的话。
蠁说白了就是一种苍蝇,这玩意最喜欢在蝉蛹身体里产卵,卵化为蛆虫,俗称蠁。
刚进蚕房,侯知县便叫来管理蚕房的妇人道“你们怎么回事?秋蚕最忌蠁虫,夏天时在院中都已经嘱咐过你们,我还特地说了,一定以纸糊窗,以避飞蝇,遮尽往来风气……”
说到这,他瞪着那个妇人又道“是不是进出没有把门窗关严实?”
那妇人就是侯家雇来的佣工,闻言吓得连忙跪下道“老爷,真不是我不用心,而是早前有一日我进府里时发现,窗户纸被人捅破一角,估计是那时候遭了蠁虫!而且当时我还跟管家说过这事的。”
侯知县闻言,回忆一番后,他还真想起有这么回事。
但当时他也没把这当成大事处理,只让下面人把窗户纸补上就行了。
可没曾想,这一着不慎,竟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眼看着蚕盘里的蚕,一个个惨不忍睹,眼看不活了,他是既心疼,又懊丧。
徐鹤见状问那妇人道“除了你这房里,别处还有这种情况吗?”
那妇人瑟瑟发抖道“有,有二十多间蚕房都生了蠁虫!”
“二十多间?”侯知县的嗓子一下子尖厉起来,他再也顾不得徐鹤在旁了,匆匆赶去查看。
最后得到的信息是,二十多间蚕房,都曾经有窗户纸破损的情况。
但那些窗户纸的破损看起来似乎并非人为,下面人又觉得破了也许不会飞进蠁虫,所以也就瞒着没有上报。
听到这,侯知县顿时怒火冲天,叫来家丁就要处罚这些佣妇。
徐鹤见状连忙将他拦住。
侯知县终究还是给了他面子,但心里还是不痛快,笑着都嫌勉强了。
徐鹤看这情况,这是有人故意而为。
于是问侯知县道“老先生府里是不是得罪了人?”
侯知县摊了摊手道“我一个致仕官员,平日里也不争讼,除了伺弄田地,督促孙子读书,别的基本不问闲事,我哪来的仇人。”
徐鹤因为不知道情况,故而没有再言。
侯知县这时叫来管家,劈头盖脸一通训斥,最后叮嘱道“你赶紧去西庄请蚕大夫!”
所谓的蚕大夫,就是专门给蚕治病的兽医,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