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卿家,你们说这仗是打还是不打?”当年尧城关战事四起,进攻的狄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消息传回大梁的时候尧城关已经守不住了。先帝深知这安定得来不易,对于出兵打仗就显得格外谨慎。朝中文臣更是清一色的偏向和谈,一来能用银钱解决的他们肯定不会同意打仗,二来若要出兵这兵权又要交到爹爹手中,文武不和是大梁一贯的问题,兵权交给爹爹,就是等于把大量的命脉交到我谢家手中。世家文臣多是不愿意的。
“陛下,臣认为应先派出使者和谈,那狄族向来粮食物产稀缺,而我大梁最出名的就是物产丰富,这么优渥的和谈条件,狄族不会不同意的。”说话的正是如今蹲大狱的前宰执叶霁华,只不过当时他还只是个略微靠上的执笔。此话一出,原本安静的朝堂上开始窃窃私语。
当时的爹爹与先帝关系深厚,爹爹知道若不是逼到一定程度,先帝是不会开战的。可今日拿到朝堂上讨论,便是有九成的意思想要出兵了。可爹爹在眼下这种情况不好直接开口说话,只能等着,等先帝自己找个豁口。
“陛下,本王认为,若是一味地退让,到最后可能连帝都都保不住,今日你给他一斤粮,若是下次他要一城的粮食又当如何。今日我们可以用物产交换,来日呢?用诸位大人的私产吗?再往后就是诸位大人妻儿吗?”当时的陆王爷是支持出兵的,也正是因为他的支持,才坚定了先帝出兵的决心。本来正闭着眼睛溜号的爹得听见这句话,难得的睁开了眼睛,冲着这句话,前一阵的叛乱爹爹躲出去,也算是还了当时的一个人情。
“既然如此,那兄长认为何人领兵出征比较合适?”陆王爷是先帝的外姓兄长,也正因为是外姓,所以也就挂个闲散王爷的称号,好在先帝十分尊重这位兄长。先帝归去后,朝中越发的不重视这位闲散王爷了,现任皇帝又重文轻武,继而导致了他后来的叛乱,说起来也挺让人唏嘘的。
“臣认为,论智慧谋略没人比得过殷阁老,论沙场布兵没人比得过谢将军。陛下,臣愿随军出征,替大梁的安定出一份力。”说完陆王爷深深作了一揖,久久未起,仿佛先帝不答应他就不起来似的。“兄长,若是真按你说的,朝中还需要你来坐镇啊。容朕再考虑考虑,你们都先退下吧。”先帝摆了摆手,示意让大臣们退下。先帝这招实在高明,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摸清了朝中对待此次尧城关之战的态度。
爹爹站在那里,并没有随着其他大臣一起退下,虽然看起来仍是一个放松的姿态,可眼神十分坚定的看着龙椅上的那位,“陛下,既然拿定了主意,何不在刚才就直接宣布出来呢?那杆银枪,臣还挥得动。”
听完爹爹说的话,龙椅上那位突然发了脾气,随手拿起来了一本奏折就扔了下来,“谢辞!你个没良心的!我不知道你是最适合上战场的那个吗?你以为你瞒着我就不知道吗?江姐姐如今身怀六甲,你上战场你能捆住她不让她跟着吗?但凡大梁能再挑出来一个能打的,我用得着这么着急?”想来先帝是气急了,连‘朕’都不说了。
“陛下,我谢家的孩子,在肚子里就会打仗了!我请命不仅是担心我那尚未出生的孩子,更是尧城关乃至整个大梁尚未出生的孩子!正因如此,臣才更坚定要带兵出征的决心。陛下,这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而我们存在的意义不就是替他们守住这天下太平吗?臣,谢辞!请命带领十万大军出征尧城关,平定边境之乱。请陛下准许!”爹爹说完撩起衣摆跪了下去,这一跪,这兵是出定了...
今天爹爹从宫中回来便拉着我来校场,说是要检查我轻功有没有进步。结果坐在石凳上给我讲了这么个没头没尾的故事。现在故事讲完了,爹爹不说话坐在石凳上出神,手里还握着那杆银枪。“爹爹?”我怕突然说话惊到他,我试探的唤了一声。
他没理我,我也没再继续叫他,夕阳将爹爹的身影投在地上,我看到爹爹向来笔直的后背不知是不是常年征战的原因,影子里有些佝偻。校场的傍晚格外安静,结束了一天的训练之后,士兵们都回营地休息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这么静静地陪着爹爹坐着。
其实在刚刚的故事里,我是出现了的,先帝口中的江姐姐就是我的母亲,江烟岚。而我就是在尧城关之战中出生的,那场仗打了一年多,中间也是诸般磨难。怪不得每次我进宫,先帝总是一脸慈爱的抱着我,要什么给什么。后来我也才知道,给肉团子出气的事儿早就传到先帝耳朵里了。我还傻乎乎以为是我讲的故事触动了先帝呢...
“阿絮啊~”爹爹喊我的时候并未将头转过来,而是看着远处的天,像是要把天看穿似的,眼睛里映着天边的夕阳。
“爹爹,阿絮在呢。”
“今日进宫,小皇帝要把那十万兵符再次交给我,嘴里说着边境危机四伏这种冠冕堂皇的话,还不是要把我支出去。保家卫国本就是我们武将的使命,可阿絮啊,这十万兵符,爹爹不能接啊。”爹爹说完这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小皇帝够狠的啊,这哪里是兵符,这简直就是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