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诠释: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老子首先通过三个感官——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描绘“道”的微妙与难以捕捉之处。“视之而不见”意味着尽管“道”无处不在,但它却是如此微小,以至于肉眼难以察觉。这种微小并非指物理尺寸,而是指“道”的本质与存在方式超越了我们常规的认知范畴。同样,“听之而弗闻”和“搏之而弗得”分别指“道”的声音细微到无法听见,以及它的存在如此微妙以至于无法通过触摸来感知。
“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道”的深奥与难以捉摸。微小、微妙和不可捉摸这三个特征是无法被单独区分和探究的,因此它们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即“道”。这个整体超越了我们的感官经验,无法被具体化或量化。
“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
老子在这里进一步阐述了“道”的特性。他指出,“道”是超越上下、左右的,它既不偏不倚,也不模糊不清。“道”是如此深邃和广阔,以至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因此,它被称为“无状之状”和“无物之象”。这种状态被形容为“沕望”,意味着它超越了世俗的认知和理解,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领悟。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道”的无限和永恒。“道”是如此无穷无尽,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开始和结束。它就像一条永无止境的河流,无论我们如何跟随或迎接,都无法找到它的源头或终点。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在这最后一部分,老子阐述了如何通过“道”来理解和掌握万物。他认为,只有通过把握当下的“道”,我们才能驾驭当前的事物。同时,通过了解“道”的本质和特性,我们也能追溯到万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这种对“道”的理解和掌握被称为“道纪”,即“道”的规律和秩序。
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而老子则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老子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普遍追求权力和财富等外在事物。因此,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淡泊名利等思想,以帮助人们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烦恼。这些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许多人过分追求权力、财富等外在事物,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老子的思想,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提升,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帮助他人和社会进步,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老子的思想也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受到各种诱惑和干扰,导致我们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的判断力。如果我们能够像老子一样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提升,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建立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道德经》第十四章所阐述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摒弃过度追求权力和财富的生活方式,转而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富足。这种选择不仅有助于我们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也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帮助他人和社会进步,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老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和问题。
译文:
看它不见,无色无形的,叫做夷;听它不到,寂静无声的,叫做希;摸它不到,无质无实的,叫做微。这三者,无法刨根问底细致分辨,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外显的部分并不明亮,它隐含的部分也不晦暗。它无开端,无尽头,延绵不绝,无法明确地表述,就只好又归结为超物质的存在。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叫做若有若无的惚恍。迎接它,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随它,却看不见它的末尾。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当前的一切。能认识最早的本始,这就叫做大道的规律。
名家注解:
朱元璋:视之不见,言道;听之不闻,言理;搏之不得,言气。曰夷曰希曰微,言平淡无见也。有象而无象,有形而无形,盖谓人心与道心,至幽至微,非君子难守,故惚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