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怜云在帮病人拿着吊瓶,在茅房门口等待的时候,想到了现代的传染科或者胃肠科等待的座椅都会做一个镂空的设计,就是方便人们控制不住排泄的时候,通过这里直接坐着解决。着那些病人在病痛中,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而这样的设计至少能让他们在面对这样的尴尬时,有一点尊严和隐私。看来自己可能需要找个还健康着的木匠多帮帮自己打造一套座椅用来给打吊瓶的人坐着。
那位刚刚从卫生间回来的病人。他急匆匆地走向她,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
“谢谢你,萧小姐。”病人说道,他的声音略显虚弱,但语气中充满了真诚。
萧怜云微微一笑,心中感到一阵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为能够帮助到别人而感到高兴。
“不用客气,我只是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她温和地回应道。
病人点点头,表示理解。他重新坐回到打吊瓶的地方,继续接受治疗。萧怜云注意到,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了许多,脱水征象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她站在那里观察了一会儿,确保一切都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离开了。临走时还不忘嘱咐道,如果快打完药水了把滚轮关掉,然后来找自己拔针。
萧怜云忙碌的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缓缓展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白色的墙壁上,映出她坚定而专注的身影。她穿梭在病人之间,用现代医术为他们带去希望和康复。
尽管她的工作并没有像医圣那边那样繁忙和引人瞩目,但她深知,每一个被救治的病人都是她努力的见证。她用心去倾听每一个病人的诉求,用专业去分析每一个病例,用双手去为他们带去安慰和疗愈。
她先是帮助一个因为高烧不退而焦虑不安的孩子,用温柔的话语安抚他的情绪,用专业的技术为他注射了退烧药。孩子的母亲感激地看着她,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敬意。孩子的体温逐渐下降,脸色也恢复了红润,萧怜云心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接着,她又为一个因为急性胃炎而痛苦不堪的老人进行了紧急处理。她耐心地询问老人的病史和症状,用细致的手法为他进行了检查和诊断。在确认了病情后,她迅速为老人开具了药方,并给他药剂。老人握着她的手,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他的病痛得到了缓解,精神也重新振作起来。
虽然这些救治工作并没有像医圣那边那样引人瞩目,但萧怜云却从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满足和成就感。她明白,每一个被救治的病人都是她医术的见证,也是她价值的体现。她不求名利和荣誉,只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医术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和希望。
随着夕阳西下,医院的走廊渐渐安静下来。萧怜云收拾好自己的医疗箱,准备离开。她回头望了一眼那些曾经接受过她救治的病人,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萧怜云收拾好自己的医疗箱,正准备离开医院,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医圣温和而有力的声音。
“萧姑娘,等一下。”医圣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足以让萧怜云停下脚步。她转过身,看到医圣正微笑着朝她走来,那笑容里充满了对后辈的欣赏和尊重。
“医圣前辈,您找我有什么事吗?”萧怜云恭敬地问道,心中却有些好奇。她知道医圣是个非常忙碌的人,很少有时间与人闲聊,更别提是和她这样一个年轻的后辈了。
医圣走到萧怜云面前,目光在她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轻声说道:“萧姑娘,你今天在救治病人时表现出色,我很是欣赏。我想和你聊聊你今天治病救人的经验,不知你意下如何?”
萧怜云有些意外,但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她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和医圣分享自己的经验。
两人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开始了深入的交流。医圣没有摆出长辈或上级的架子,而是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与萧怜云交流。他认真倾听萧怜云讲述自己在救治病人时的想法和做法,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萧怜云感受到了医圣的尊重和认可,她不再拘谨和紧张,而是放开了心扉,畅所欲言。她讲述了自己在救治病人时的思考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她还分享了自己对现代医术和传统医术的看法,认为两者各有优劣,应该相互借鉴和学习。
医圣对萧怜云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萧怜云的想法很有见地,值得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医者深思。他还鼓励萧怜云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服务。
“萧姑娘,你今天救治了几个病人,辛苦了。”医圣开口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对萧怜云的尊重和认可。
萧怜云微微一笑,回答道:“不辛苦,能救一人是一人。我也只是尽力而为。”
医圣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接着问道:“我路过你那边的时候,看到你在给病人输水。是因为她们拉肚子拉得太多,需要补水来保持平衡吗?”
萧怜云点点头,解释道:“是的,体内需要一定量的水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