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过后,桃源村在县上,乃至锦州城那边都有了名气。
一首《桃花庵歌》不胫而走,在读书人之间广为流传。
谈论之间,甚至有人传起了“不入桃花林,枉来锦州城。”一言。
谁要是不服,就有参加过诗会的人出来怼他,并顺便吹嘘他们在诗会里,有幸品尝到那价值千金的麒麟西瓜的事。
这时候,还有人发现。
锦州城内,不少以卖字画的小摊上都摆的是各式各样,有远有近的桃花图。
其中被临摹的最多的,便是当日张夫子所画,拿得了魁首的那一副桃花盛景图。
只不过原图所画,是活色生香,气韵生动。后来的模仿者也只够模仿出其七分的画中意境。
不过,那满山遍野的桃花图依旧惹人向往和遐想。
许多之前错过诗会消息的人,听着传闻,也对这一夜之间,美谈传遍了整个锦州城的桃林生出了好奇。
只是可惜了,他们错过了那场诗会的盛景。
就在众人遗憾之时,一则巨大的横幅挂上了锦州城最大的茶楼。
横幅上先写的是桃花庵一诗。
完后落笔:桃源村桃林广邀五湖四海的朋友一同赏景。
最后末尾用缩写的小字写了收费。
观景茶水收费——一人20文。
如今这春耕时节,能闲着去锦州宸茶楼喝茶的,本就是写好玩又不缺钱的主儿。
凭着他们的财力,完全能忽略收费那一句。
见此之后,转头就去呼朋唤友,叫上人一起去桃林游玩。
有些好奇劲正盛的,直接是当天就出发。
于是乎。
在发现从桃林诗会结束的第二天,村里陆续又来了人,连桃源村的村民们都措不及防。
村长宋远志听到了消息,直接都把田里的活儿都交给了他的几个儿子。
而他又扛起重任,带着村民去桃林门口帮来客安置马车。
和昨天不同的是,桃林门口多了两张小板凳。
宋老太太和宋老爷子就坐在桃林的门口,按一个人头20文的价收钱。
偶尔遇到大方的来客,身上最不值钱的就是碎银。
直接的丢给老两口银子,都不用他们找钱的。
每当遇到此,宋老爷子都欣喜得眉开眼笑的。
从来都是烟不离手的宋老爷子,难得一连几个时辰,都没去摸他那杆老烟锅。
“瞧你这出息哟。”宋老太太看着宋老爷子嘚瑟样,十分无奈。
不过她的眼中也透着欣喜的光彩。
村里的村民们都如昨天的那样,开始做起了小生意,在大枣树那边摆上了小地摊。
看着昨天摆摊的人赚了许多,今天摆摊的人也更多了起来。
宋二猴夫妻又打开了林初渔家的旧院子,开起了小饭馆。
有了昨天第一天的经验。
两口子今天明显娴熟了许多。
在没到饭点的时候,就先忙着准备菜。
赵氏听了宋老太太的话,昨晚上去找林初渔,诚心地悔过了一番。
知道是她先犯了错之后,心中对那个推她小摊的男子,也没了恨。
林初渔倒是很轻易就原谅了赵氏,还趁着晚上的空闲,教起了她如何算账。
当然,林初渔也不是好说话到完全不在意赵氏作妖的举动。
赵氏以后再想在她店里进糕点,林初渔不会再给她优惠,她都得按照店里的原价购入。
这样赵氏每次进糕点时想着多花的钱,就能想起这次的教训。
对此,赵氏也是欣然接受。
毕竟林初渔那糕点铺的糕点,许多都是供不应求。
就算她再拿出来转卖,也是有赚头的。
林初渔能答应把卖得最好的几款糕点,拿给她供货,已经是很给她面子的了。
……
林初渔是吃了午饭,去的桃林那边。
当她到的时候,宋老太太欣喜地朝着她招手,吃力地将一个大木头匣子提了起来。
稍微一动,里面的铜板都因为碰撞,而发出哗啦啦的清脆声。
对于掉进钱眼子里的人来说,就宛如天籁之音一般。
“老大媳妇儿,你瞅瞅,这些都是今天收的。”宋老太太悄咪咪地对着林初渔说道,眉眼带着笑,“你放心好了,有我在,都帮着你看着呢。今天绝对没少收钱。”
宋老爷将目光投向由宋老太太保管的木头匣子,眼巴巴地念叨着,“老大媳妇儿,你今天收了这么多铜钱。那我的买酒钱……”
此话刚一出,宋老太太就不带好脸色地拍掉了宋老爷子朝着木头匣子生出的手。
宋老太太翻了个白眼教训道,“去去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