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娟倒了一缸子热水,挖上一勺红糖,搅开,揣手心里温着。
一只手摸着小腹,这孩子才两个多月,日后还不知有多少苦等着他呢。
看着日头橘红橘红,红的像流了油的鸭蛋黄。
陆陆续续升起的一缕缕炊烟提醒着家里的女人:该做饭了。
宋慧娟一下午也没见到婆婆张氏,也晓得又是出去串门了。
她放下缸子,往厨房走去。
自己做饭也没什么,还能按着自己的口味做,和个红薯面做红薯饼。
拿上五个鸡蛋加红薯面里面搅拌,再放几勺白糖和水揉成面团,醒上一个小时。
这新做法是上辈子照顾小孙子琢磨的,虽然现在材料没那么多,但应该大差不差能做出来。
下一锅再和上半盆玉米面,收拾好野菜,做个发面菜卷。
上辈子自己没有时间琢磨这么多,只顾着挣公分能吃饱就行了,可等娶了儿媳妇年年除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手艺一般。
这手艺也得跟上新时代哩。
等面发好了,揉成面图,再擀成一张大圆饼,铺上野菜,一遮再卷好就成菜卷子了,只等烧锅蒸了。
“小妹,来烧锅哩,”宋慧娟站起身走到门口唤人。
陈如英“哎”了一声,洗洗手进来了。
宋慧娟站起来伸伸腰,和面也是个功夫活,坐的时间长了容易腰疼,这时候虽然不至于可等老了身上就都是病。
所以宋慧娟并不打算多苦着自己,身体是自己的,上辈子自己那么生病,一定程度上也是年轻时候累的了。
“火点上了吗?”
“点着了,”陈如英拨拨烟灰,“大嫂做的啥饭啊?”
“红薯饼和发面菜卷,”宋慧娟说着把锅盖盖上了。
等水烧开了就能放馍馍了。
陈如英应了声,拾着柴火往灶里放。
其实宋慧娟也愿意烧锅,这天儿忽冷忽热的,坐在灶前还能暖暖身子。
从菜篮子里拿出冬天存的萝卜,切成丝,清凉凉的,凉拌也好吃。
“大嫂,水开了,”陈如英听着噗噜噗噜的声音响了一阵了。
宋慧娟一把掀开锅盖,一股子热气腾人,逐渐向上弥漫。
“小妹,我烧锅,你去叫娘回来吃饭吧,”边说着边往锅里放馍馍。
“好,”陈如英应声,起身往出走。
宋慧娟不大想去叫人,谁知道今儿又去哪了?
上辈子亲眼看见婆婆偏心,一个苹果也不舍得给自己的孙子,都是留着给老三家的娃。
虽说也早知道她偏心,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可真看见了自己的小孙子在那儿哇哇大哭心里怎能不怨。
其实也不用人去喊,差不多到时候人自己就回来了,让陈如英去喊也不过是面子上过得去。
回过神来,听到外面传来的男人们的交谈声,应该是下工了。
宋慧娟把柴火取出来塞到烟灰堆里,走出厨房拍拍身上的灰,洗洗手准备掀开锅盖捡馍。
院墙外的陈庚望一眼就看见了站在水盆边瘦弱的妇人,那背影颇有些摇曳生姿的味道,思绪还没转来,身后已经传来了那些男人的声音。
“女人还是要懂事的好,”有人说道。
“也不能太懂事,还是身子中用好,”有人反驳道。
“咋个中用法儿?”那人反问道,颇有些看笑话的意味。
“自然要屁股大的才中用哩,”另一人也不害臊,反而坏笑着说了出来。
说罢,几个男人哄笑作一团。
陈庚望皱了皱眉头,抬头见那妇人还站在水井边,当即快步走了进去。
“进去!”
一道阴沉的声音从背后传过来。
宋慧娟转头看向来人,手上也不停,把浸好水的毛巾又搭到绳上,也不吭声,低头进了厨房。
谁又得罪他了?!
陈庚望跟着进去,往案桌前一立,看着那妇人忙碌。
宋慧娟也不理他,拿起馍框框去掀锅盖。
一股子热气扑面而来,晃晃悠悠的往烟囱上飘。
宋慧娟弯下身子舀了瓢水放在锅台上,沾沾手,趁快捡馍。
捡了一筐,回头看见那人还站着案板前,也不理他,换个框继续往里捡。
这人咋这么吓人呢?
看着比上辈子还严重,难不成上辈子自己只顾着出工没注意到?
难不成是因为晌午自己提的离婚惹着他了,可当时他那模样瞧着并没有往心里去,这会儿子又做什么?
陈庚望看着那拾馍的妇人,还是有点不对劲。
虽说才结婚几个月不是多了解她,平日里干活可没今儿这么安静,和村里的那些长舌妇人没什么两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