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李家村虽然来回都坐的牛车,可大病初愈的身体,还是让谈晓兰休养了两天才把精神重新养回来。
明天就到了开集的日子,何氏要去买小鸡,谈晓兰就和祖母商量,想去外婆家里住几天。
外婆家就在镇上,谈晓兰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里长大的,她没出满月就丧母,没奶吃的孩子不好养活,外婆忍着丧女之痛把她接回家,由还在奶孩子的大舅娘喂养。
谈晓兰这次生病,也把外婆和大舅娘吓的不轻,在她昏迷的那几天,外婆和舅娘也都一直守着,直到谈晓兰清醒过来,确定没了生命危险,她们才回家。
后来养病的这一个多月,外婆和舅娘也是隔三差五的就来一趟。
现在谈晓兰身体好了,就不能再让他们担心了。
去外婆家,萧氏自然是不反对的,只是交待她:“让你母亲把你送到亲家那里。”
三里村的名字,就是因为距离上洋镇需要三里地而来,平时官道上也都是人来人往的,更何况赶集的日子,路上的人就更多了,只要不走夜路,其实安全的很。
祖母这样交待也是出于关心,谈晓兰也不犟着,直接应了。
第二日一早,谈晓兰和去镇上上学的谈兴强他们一起吃了早饭,到了村口,何氏却让谈兴强他俩先走,她要带着谈晓兰等其他村里赶集的牛车。
三里村距离上洋镇太近,去镇上大家都是走着去,所以村里也没有专门拉人的牛车。
谈晓兰原本还想着和弟弟们一起走到镇上,毕竟以前去镇上,她也是走着去的。
不过在走到村口后,她就觉得已经有点累了,所以在何氏停下等车时,谈晓兰选择乖乖的站在她身边,一句反对的话也没说。
没一会就等到了一辆拉人的牛车,虽然车上已经坐满了人,不过车夫还是在几个中年妇女中间,给她们母女俩挤出来了坐的地方。
一路拥挤又摇晃的到了上洋镇,因为车上太过拥挤,一路上谈晓兰都没能动一下,下车时腿麻的差点没站稳。
这个时候谈晓兰就特别怀念前世发达的交通,平整的马路,还有飞驰的速度……
缓了好一会,腿上那种万蚁啃咬的感觉才退了下去。
到了外婆家里,外婆林氏正在院子里浇花,看到突然出现的外孙女,可把她给高兴坏了,赶紧让孙媳妇去街上买肉。
何氏把谈晓兰送到了地方,又陪着外婆说了一会话,这才提出告辞。
外婆是个睿智的人,待何氏自来就亲近,拉着她的手让她买完东西回家来吃饭。
何氏赔笑道:“娘,等下次吧,下次来了再在家里吃饭,这次上街是想买几十只小鸡,那小东西娇贵,买了就得赶紧给它们安置个舒适的地方,所以得赶紧回去。”
何氏是谈思立的续弦,也就是林氏的续闺女,在谈思立重视原配娘家的情况下,不管是继娶还是人选,都是先经过谈晓兰的外家同意的。何氏嫁给谈思立后,就对林氏改口喊了娘。
买小鸡可是大事,林氏也就不再勉强,只嘱咐她路上小心。
送走了何氏,老太太又拉着外孙女仔细的瞧,眼眶慢慢的就变红了。
这是闺女当初生产艰难,拼死诞下的孩子,不久前她差点觉得自己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幸好老天垂怜!
这种被重视被怜爱的感觉,是谈晓兰今生最熟悉的,曾经也让她认为是最稀疏平常的。
只是有了前世的记忆后,她才知道,被亲人重视和偏爱,竟是那么的珍贵和幸福。
她轻轻拥抱住外婆,说:“外婆,我好了,以后也都会好好的,不会再让您操心了。”
林氏一直强忍着的泪意,被她这句乖巧懂事的话说的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轻轻的拍着谈晓兰的背,说:“好,以后要一直好好的,别再吓外婆了。”
谈晓兰就是各种保证,这才让林氏破涕为笑。
祖孙俩正说着热乎话,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女孩,原本面带欢喜的小姑娘,看到屋里慈孝的场景,脸上的笑意就淡了三分。
来人是谈晓兰二舅家的小女儿宋欣怡,比谈晓兰小半岁,是他们这一辈最小的孩子。
谈晓兰看过去的时候,宋欣怡的欢喜收了三分,脚步也慢了三分,进来后不咸不淡的说了句:“你来了。”
若是之前,她这种语气绝对能挑动谈晓兰心中那根不爽的弦,然后回给她一句:难道我不能来?
不过现在谈晓兰自认是闯过两次生死的人,懒得和她拌嘴,就用和她同样不咸不淡的语气,回了她一声:“嗯”
宋欣怡没等来谈晓兰阴阳怪气的回应,有一瞬间的不适应。
谈晓兰却不再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不喜欢自己的人身上,重新向外婆问起了家里的事。
宋欣怡见谈晓兰这次真的就不再关注自己,心里又有一点失落,想转身离开,又想看看她现在到底好利索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