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迎春说得直接,黛玉却没什么意外,只是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她:“果然什么也瞒不过姐姐。姐姐请看这个。”
见她犹豫不接,又补充道:“姐姐且看无妨,这也是父亲的意思。”
迎春这才接过来看了,果然是贾母的来信。
只是虽然提前想到了大致内容,迎春却还是颇有些气愤,不止是替黛玉和林如海,也为了贾敏。
从贾母所说的时间往前倒推,不难看出来,这些计划不是贾敏过世之后,是她还在时,安排孙姨娘给林如海下药的事就已经开始了。
她倒是想得长远。
贾敏一旦撒手,林如海又活得太久,难免就会续弦,到时候林府和贾府势必渐行渐远,她也就再难用得上林如海的资源了。
所以让孙姨娘出手就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
如果孙姨娘靠下药和姿色得手,能生下子嗣,自然能将林府偌大家业继承,到时候掌握了孙姨娘,也就掌握了这些遗产。
而如果孙姨娘不能得手,那药出了催——情,还有慢性毒药的功能,直接让林如海在单身时死去,她凭借林黛玉外祖母的身份,照样能通过这个孤女分一杯羹,甚至,凭借贾府的权势还能分到大头。
方方面面,盘算得周全,可惜,唯独没有考虑过贾敏和林如海的感情,甚至连黛玉这个她口中千娇万宠的外孙女,也都不及林府这偌大的产业要紧。
迎春合上信封。
路途遥远,贾母来信时还不清楚贾琏“欺负”迎春的事,信中对于迎春也只是一笔带过,只说贾琏若是有什么照顾不周,或者兄妹间有甚嫌隙,还请“贤婿看敏儿份上代为周全调停”。
至于林大人,她也知道这些年来他公务辛苦,因此累出了一身病来,所以特意寻人找了海外现任,根据林如海情形“对症下药”,觅得良方,又附补药,一并送来。
“姑父,看来是当真下了决心了。”迎春把信封重又折好,放回几上。
他让黛玉给自己看这信,就是已经决定和贾府断交,再不犹豫了!
只是,他虽然主意已定,却到底不想迎春有所误会,因而方有此举。
信里说的含糊,可林如海既然是中毒,那这“对症下药”的补药其实很明显,就是解药了。
再加上送来的那房下人,贾母看来是送礼慰问女婿,其实不过是交出元凶解药,希望到此为止。
林如海如果没有提前知道一切,或者当真想要息事宁人,保持和贾府的关系,可能的确会睁一眼闭一眼,就此作罢,可偏偏贾母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信末提起宝玉深念黛玉。
说什么,虽然之前在贾府时日不多,却时时相对,日日卧谈,互为知己,月前一别,宝玉深以为念,几乎废寝忘食,多日不能安枕……若能亲上加亲,敏儿若在,定感欣慰。
“父亲,动了大气了。”黛玉面无表情地将信收好,提起宝玉时,情绪已经再没一点波动。
“应该的。”迎春理解,虽然没看到林如海发火,却差不多也能想象他有多心寒,“救下姑父,却要对你下手。贾母的算盘,打得当真是好啊。”
林如海不死,有黛玉做媳妇,照样能将林府资源扒拉不少过去。
她每句话都是在为黛玉着想,将宝玉说得天下少有,且又知根知底,又有贾母照应,听来简直是再核实不过的良缘。
若是不知道宁、荣二府的风气,只怕林如海真就动摇了。
不过,贾母忽略了贾琏。
贾琏是个什么行径,他的下人又是个什么行径,林如海这些日子早已看得明白。
再加上黛玉虽然不好明言,却也含糊提起过外祖母家门风不正,他虽然不好探人私隐,但是为着黛玉考虑,也不介意动用了些手段,早将贾府如今情形打听了个清楚,莫说将来,便是前次让黛玉入京,他都已经后悔不迭,更谈何嫁女,简直是对他林如海人品的侮辱!
“外祖母句句恳切,提出的也都不无诱惑,认真说来,也不是没有诚意。”黛玉看迎春始终没有说话,以为她有些不自在,便慢慢道,
“只是功名利禄,父亲本就不是最在乎的,况且又有琏二哥哥这个眼前的例子,他是决计不肯再信宝玉的了。”
“宝玉和琏二哥哥其实确实不同,不过,姑父的决定是对的,贾府便是真能如老太太信里说的那样,给他诸多照顾,可到底是宝玉这个人,才是你要日日相对的。
我不是说他不好,可他日日不是关照这个姐姐,就是体贴那个妹妹,吃了这个的胭脂,又赞那个的香粉……”
迎春摇头,她知道自己这么说有点太过直接了,可是为免黛玉犹豫片刻,又断了那好不容易放下的念头,也顾不得多委婉了,
“或许我是个俗人罢,实在是看不得那样子。”
他尊重姐妹,怜惜女儿是不假,可是他作为一个男子,一个纨绔,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