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赵老七很快就吃完离开了,耀哥上前把汤碗收了,拿进后边灶房洗刷去了。
接着是行商迅速的吃完包子又喝了两碗汤离开。
随着三人的离开,仿佛整个码头还有镇子都醒了过来,黄记包子铺门前竟然排起了队。
就连柏哥儿都穿梭在灶房跟铺子之间传着话。
铺子里边的位子慢慢的再无空位,最后黄芪不得不跟黄琏还有耀哥商量,把柜台的挡板放下。
耀哥站在柜台外帮着黄芪给客人打包包子,顺便收碗,黄琏站在柜台外边负责直接把成屉的包子端过来放在柜台新增加的空间上,柏哥帮忙来回传话。
到了中午,码头上的工人们来买包子的时候,铺子里做的满满当当,就连过道上都有工人坐在黄芪专门准备的备用小兀子上。
听说今天买三个送一个之后,几乎每一个来的客人都买三个。
当然,也有的客人本来买五个,变成了买六个。
直到太阳都从正南方走到偏西,往常黄记包子摊收摊的时候,陆续的还有人过来。
好在黄芪一家字昨天准备的东西,比往常要多一倍,否则的话,包子铺现在恐怕已经打烊了。
看着今天的这个样子,黄芪更是庆幸,昨天她们跟平日里常去买菜的商户说好了,这几天给她们送菜上门。
至于刘屠户更不用说了,知道他们今天开业,特意招呼她们说会把东西东过来,让她们放心。
下午太阳走到西南方的时候,客人终于没有那么多了,黄芪一家开始轮着吃饭。
说实在话,今儿不轻松,黄婶也好,黄芪也好,都没有力气再去做饭,众人就人手一个包子拿着啃,觉着噎得慌的时候就喝口骨头汤。
黄芪刚吃完包子,喝完汤,准备去柜台那里看着,刚走出倒座,就见黄老爷子拎着一捆菜蔬从院门处进来了。
“爷,镇上的商户来送菜了?”黄芪纳闷,那些人这么早就不摆摊了?
黄老爷子:“不是,这是码头上相熟的客人介绍过来的。”
黄芪瞬间明白了。
之前黄芪跟家里商量挖地窖的时候曾经说过,天越来越冷了,菜蔬会越来越少,她们需要提前储备。
黄老爷子一边支持她挖地窖,一边支持她慢慢增加营生。
她没想到黄老爷子还从老乡家里订了菜。
虽说她们家的客人嘴不挑,吃了两个月的白菜豆腐跟猪油胡萝卜也依然对她们家黄记包子充满了热情。
黄芪心里也明白,并不是她们家的包子有多么的好吃,主要是她们家的包子充满烟火气充满人情味。
但偶尔能改换改换口味谁不高兴呢?
看她爷手里拎着的那一捆菜蔬的样子,应该是哪个农户给自家晒的野菜,看起来有点像马齿苋。
想着铺子里他小叔在盯着,现下也不忙,黄芪就上前去迎接他爷顺便确认一下他爷手里的菜。
“爷,我看看这是什么菜?”
黄老爷子低头看了看,道:“麻生菜。一到春夏的时候,乡下的田间地头就会长满了这种菜,听说咱们这儿收菜,不拘是野菜还是什么,熟客们回村一说,就有村民找过来了。”
黄芪了然的点了点头,这种互利互惠的事情,有必要多多益善的。
跟着黄老爷子走进倒座,黄老太太已经吃完了饭,此时正坐在椅子上休息。
“老头子,你手上提的什么?”老太太一时没看清,开口问道。
曹氏正吃着包子,闻言抬头一看,脱口道:“老爷子,咱们还收麻生菜?”
黄婶也跟着抬头,大眼一看说道:“这不是长命菜吗?”
黄芪刚走到近前看清楚,黄老爷子刚刚拎进来的菜就是马齿苋,听到黄婶的话,嗖的一下扭头看向黄婶。
——这话在这个时代可不敢说啊!说了咱们老百姓还能吃到嘴里吗?
其余三人也倏地扭头看向黄婶。
黄婶:“怎么了,以前我们家乡都这么叫。”
黄老太太用一言难尽的表情看着黄婶道:“翠姑啊,这话咱以后可不兴说了,这菜就像老头子说的那样,叫麻生菜,不是长命菜啊,你可得记住了!”
黄婶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