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暴力的猜测。
尽管我算是牵扯其中,我对这起案件的关注度也不算太高,毕竟在我心里,这起杀人案件迟早会被前辈解决,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所以我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写出这样博人眼球煽动情绪却毫无依据的内容。
——【曾被誉为侦破奇迹的天才青年,曾以出色的推理能力与敏锐的观察力冲开迷雾的名侦探,这次竟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令他深陷舆论漩涡。】
——【案件发生数周,但这位美国的福尔摩斯阁下竭尽全力也未能锁定罪犯的真正身份,是徒有虚名?还是智谋尽散?】
——【启明星的坠落】【江郎才尽的名侦探】【天才的凶手与止步不前的侦探】【他陷入难关了吗?】
……
看到的时候我反应了足足半分钟,接着才意识到这篇内容真的在对前辈口诛笔伐,用一串又一串看似公正实则贬低的词汇批判他。
连环杀人案本来就不是什么嫌疑人都在现场的凶杀案件,在偌大的洛杉矶找出一个隐藏在人群之中的凶手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哪怕是我这种外行人都一清二楚。
可尽管如此,那些撰笔人却还是毫不犹豫地为了热度而引导读者情绪,将曾经破获过无数起案件的前辈形容成在这起案件里毫无进展,只能任由凶手逍遥法外的失败者。
那些过去的辉煌成就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仿佛前辈因此而产生了过度自信,以至于今日屡屡碰壁。
说什么【失去了锐气】,说什么【迷失在真正棘手的案件之中】,说什么【天才之名犹如被打碎的泡沫】……
“我要被气死了。”
评论回复滑不到底,我把排在前面的几条看完就觉得一肚子火,半点学习的想法都没有了,拿着自己的电脑去搜索相关的各种信息。
友人A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忙把手里的化妆品放下,关心道:“怎么啦?看个电脑还能被气到,是不是Barron这家伙又搞什么糟心事了?”
“我冤枉啊!”友人B小声自辩。
“有人说前辈的坏话!说什么都四位受害人了他也没推理出凶手之类的话!他们懂什么啊,这只能说明警方没用吧,一天天就知道赚流量,有本事自己去把凶手抓住啊!”我开始无能狂怒,“啊啊啊啊气死我了!!!”
“冷静冷静。”
友人A把边上的奶茶往我手里递:“别气坏了自己,不划算。”
“你说的对。”我用力吸了一口奶茶,把里面的珍珠当敌人一样狠狠咬碎,试图说服自己,然后失败,崩溃道,“但怎么可以这样说前辈啊!!!”
“可可,你自己还是学传媒的呢,现在流量就是这样呀,找一个话题中心的人物爆料点评,不管正面负面,只要有人看就是胜利。”她耐心哄我,“如果在评论区吵起来,又是一波热度。”
“半点新闻人的脚踏实地都没有!”
我开始攻击那群人的职业道德,并且忿忿不平:“竟然会有人不喜欢前辈!”
我气得不行,但理智告诉我前辈就算看到了这些东西也不会放在心上,说不定还会反过来让我不要在意。
可是愤怒的时候是没办法讲道理的,我脑子一热,点开和前辈的对话框,键盘冒火地发了一长串文字过去。
29
信息时代的舆论发酵简直不讲道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信息茧房的缘故,到了傍晚的时候,仿佛整个网络都在关注这起连环杀人案件。
或者说,在关注着曾经被他们吹捧着的那位少年侦探究竟能否像以往的每一次那样顺利地解决这起案件,还是……会因为这件事而跌落神坛。
说实话,我以前总觉得前辈的名气很高,喜欢他的人也一定不少,但是直到这种关头,我才真正意识到究竟有多少人对他的关注是带有恶意的、是负面的,是充斥着嫉妒与仇视的。
到了最后,这起杀人案件都没有多少人讨论了,取而代之的是前辈这些年以来的成就,他在破案过程中做过的事,甚至他对嫌疑人说过的话。
美国是个判例法的国家,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没有那么明确的法律条文,没有明确的是与非。
这让群众的怜悯心与同理心总是显得不合时宜。
墙倒众人推,他们开始审判前辈过去解决的那些因爱生恨、受辱报复以及各种因为误会而产生的案件,指责他冷血,指责他的行事作风不见人性。
一群伪善的人在指责真正懂得怜悯的人,我只觉得既可笑又悲哀。
但最关键的是,我希望前辈千万不要受到任何影响,哪怕是一点点的负面情绪都不要产生。
“看来今晚的牛排没戏了。”
友人B知道我归心似箭,但还是提出了建议:“不如可可和我们吃完饭再给你那位前辈打包一份?说不定他忙得饭都没吃,然后就被可可的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