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
殷从容和崔宜君以及元一已经到达了下榻的客栈。
殷从容到了汴梁就开始以帷帽遮面,崔宜君也换了低调的衣衫颜色。
他们几人坐在客栈的堂下喝茶,一旁坐了一桌北凉模样服饰的商人。
他们统一穿着右衽斜襟的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说的是北凉语。
崔宜君和元一都不通北凉语言,殷从容也只是学了点皮毛,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句子和词语。
三人默不作声地坐着喝茶,实则耳朵和心思都飘到隔壁桌上了。不过隔壁的北凉商人也许是觉得汴梁内少有人懂北凉语,说话也未曾收着声音。
这倒是方便殷从容听个一清二楚。
几人讨论了一会儿,听在崔宜君耳朵里像念咒语,他觉得叽里咕噜的,总之什么都没听明白。
一共五位商人,衣着颜色鲜艳、款式特别,在这满是汉人的地方还真是显眼。
五个人坐了没多长时间便离开了。
人一走,崔宜君立刻拉着殷从容问她:
“诶,他们在那说了半天都说什么了?”
殷从容看着几个人离去的身影微微皱起眉头,也不知是她太敏感了还是旁的,总感觉这几个人说的话透露着古怪。
殷从容没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她只说了自己确定听到的东西:
“那几个人说他们这次来汴梁卖的是皮草牦牛,但是西唐的人不爱吃牦牛,那货砸到手里了。”
崔宜君见多识广,他不解地拧眉,若有所思。
“北凉在西唐卖的最好,第一是皮草,第二是奇珍异草,第三是西唐不曾有的矿石珠宝。至于饮食,西唐和北凉的饮食差异巨大,禽类是很难卖出去的。”
北凉地广但贫瘠,反而西唐土壤肥沃,从不缺粮食,也许会有猎奇的人买,但这毕竟是少数。如果是一个成熟的商队,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崔宜君想不通的地方正式殷从容觉得怪异的点。
她不确定的是,最后他们说,突然出现一个大地主把他们手里的牦牛全都买走了。
这个大地主是谁?
元一静静地听着两个人探讨,不插嘴也不多话。
主子让他保护好殷姑娘他照做就是,至于牵扯到别的东西,他不会主动去触及。这也是一路上殷从容和崔宜君最欣赏他的地方,连带着他们俩对徐舟望的口碑又高了一点。
有时候人和人的磁场就是这么奇怪,合眼缘的人怎么看都是好的,而不合眼缘的人,即便那人并未做什么,但看着心里也会觉得很别扭。
几个人商议了一下,现在的情况他们肯定不能贸然就去平津王府,得想个办法引蛇出洞。
客栈对面就是一间茶楼,那茶楼修的雅致非常,旗幡规整地挂在门边,门牌上笔墨龙蛇写的四个大字是“百晓茶楼”。
殷从容拎起裙摆,帷帽下的脸露出明艳的笑。她一身紫色的对襟短袄,站在人潮鼎沸中,像这个车水马龙的世界唯一静下来的画。
崔宜君和元一突然就明白眼高于顶的三皇子徐问青为什么心甘情愿为她低眉折腰。
这样的女子,放在哪里都会吸引旁人的目光。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她伸手指着对面的茶楼,那里面每日都有不同的说书先生坐庄,客流量爆满,许多外地客商和百姓都喜欢日落西山的时候在这喝茶听书,经常一传十十传百,还有不少写戏折子和话本子的人专门找说书先生把他们写的故事讲出来好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正所谓生活源于艺术又将高于艺术。
殷从容决定当一次话本大家。
崔宜君立马就明白拥有八百个心眼子的殷从容要干什么了,说的好听一点是请说书先生讲一讲他们这一路的见闻,说的直白一点,这家伙要去散播谣言。
这谣言的内容当然就是:平津王派刺客截杀被废为庶人的三皇子。
接下来就要看讲故事的人有多高的水准能将这个故事添油加醋地讲出来了。
按照殷从容的想法,这个故事一定要惊心动魄,充满阴谋,还要掺杂一些凄楚哀婉的爱情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众多邻里街坊。
她们可是八卦散播的主力军。
不出三日,整个汴梁城都会听到这个新奇的“故事”。
元一突然觉得后背有一阵阴风闪过,还好他们家主子没跟殷从容结仇。这丞相家的小姐鬼点子就是多。
谁看了不说这招舆论审判用的好,有时候,流言是能杀死人的。
她当即回到厢房开始提笔创作,晚膳还是崔宜君和元一送进去的。
眼看殷从容埋头苦写,崔宜君和元一站在门外面面相觑,连搁下盘子的动静都恨不得压到最低,生怕影响到一篇旷世奇作的诞生。
入了夜,汴梁气温骤降,殷从容还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