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九日,春闱开启,京城的礼部贡院群贤毕至,各路优秀才子摩拳擦掌,大展宏图抱负,终不负十年寒窗苦读。
此次春闱由皇帝亲自主持算是破天荒。按往常惯例,皇帝一般只主持殿试,今年会试有皇帝坐镇可见对其重视,又可振皇家威严。
待考试结束,赵檀看似随意地抽查了几份答卷,其中自然是有陈燃、李游辅,还有宋尧臣、晏喻之等人,几位皆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但最让赵檀欣赏的当属宋尧臣,不仅文采斐然,他的观点也推陈出新,让人叹服。
皇帝在陈燃、宋尧臣、晏喻之的答卷上标注“取”字,这三位举人相当于“报送”入仕,已然是今年的新科进士了。
楚相的人虽不能重用,但也要给些面子,到时赵檀再给封个闲职任其自生自灭,说起来这步棋还得多亏了他的皇后呢。
殿试已过,皇榜已发,有人登科春风得意,有人落第黯然离去。
此次殿试共招录进士九十五人,宋尧臣擢为第一人。
赵檀如愿以偿,最近心情大好,遂下令在皇宫举办万花会,邀臣子及其家眷共赏。
这样的差事自然是落在了楚静徽头上,好在她在大学里经常负责活动策划,有些经验,不过第一次操办如此盛大的集会,头绪繁多,楚静徽忙得是脚不沾地、焦头烂额。
她如今巴不得皇帝马上纳几个妃子来分担分担……
对了!楚静徽猛地想起既然是邀请百官和家眷来赏花,那原书中的女主钟熙涵岂不是也要进宫?给男女主制造一见倾心的时机来了。
大凉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诗人雅客都懂花的情致,将赏花视为“赏心乐事”,普通百姓也为之效仿,万花会已成为风靡全国的盛会。
春日百花竞相绽放,牡丹尤为天下奇,花艳而不妖,张扬却落落大方,牡丹花更是象征着富贵祥和,有着“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说法,也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称颂,牡丹可谓是受尽天下人的喜爱。
楚静徽便以牡丹为主花,芍药、蔷薇等花为辅,宴会的场所则设在东边的宫苑中,除了地面上花团锦簇,更是在屋的梁柱及斗拱处,固定竹筒并贮上水,用来插花展示,只要一抬头,满眼都是花。
另外,帝后以及太后的席座安排在亭阁里,座席两旁用牡丹花作屏帐,人置身花海中央,更映衬出富贵典雅,还有那牡丹的香郁环绕,五官皆是享受。
除了赏花,楚静徽还安排了“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四般闲事,增添万花会的乐趣。
参会者可焚香品茶,随性作诗,也可自愿参加插花比赛,赢者可得用鲜花所烹制的糕点,亦是皇家恩赐。
三月初八,万花会。今日有微风,鲜花轻摆,一腔愉悦之情伴着花香传递。姹紫嫣红怎能少了金色的陪衬,于是温软的阳光也光临了这场盛会。
帝后、太后驾到,群臣携家眷于阶下恭迎,皇城中最为尊贵的三人今日皆是一袭绛色华服,尽显皇家威仪,可见对此次万花会的重视。
待帝后与太后落座,其余人也悉数各就其位,赵檀举杯:“今日喜迎盛会,朕心甚欢,特设华宴,以庆升平盛世,愿君臣同欢,诸卿可尽情畅饮!”
“谢陛下!”众人谢过皇帝,一同饮尽杯中酒。
之后便可随意玩乐,宫苑中就热闹了起来,互相寒暄的人有之,讨论逸闻趣事的人有之,以花作诗的人有之……宴会氛围融洽近人,毫无刚才的威严与拘束,可见赵檀有意亲近百官,君臣同乐。
楚静徽今日簪有一朵牡丹,她注意到在场无论男女,几乎人人簪花。那是由于先帝酷爱簪花,下属一一效仿,如今已演变成大凉的习俗,甚至是一种礼仪制度。
女子把花当做一种发饰,男子则簪于官帽上,或别于鬓边,可谓是“芍药牡丹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女子会根据的妆容选择合适的鲜花,增添韵味,锦上添花,但若是其貌不扬甚至满脸胡茬的男子簪花,楚静徽着实觉着辣眼,但她也不能视而不见,毕竟前来奉觞的臣子络绎不绝,她只能迎以浅浅僵硬的微笑来掩饰尴尬。
赵檀今日没簪花,楚静徽便觉奇怪,这陛下不应作秀表率吗?于是她在席间间隙问道:“陛下,您今日为何不簪花?”
赵檀只淡淡回了一句:“孤不喜。”
以前先帝在世时,各种大型的宴会都要求簪花,赵檀觉得男子簪花阴柔,那时便很不情愿,虽然簪花已成约定俗成的礼仪,但如今他做了皇帝,自己不愿便没人能勉强得了,可皇后明知他从来不喜簪花,现如今只当她忘记了此事,赵檀也无心理会,敷衍了之。
楚静徽其实大致能猜出赵檀的心思,赵檀虽然貌美,却旋乾转坤、行动果决,妥妥的直男思维,当然不想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楚静徽于是生出了逗弄他的心思,也想见识一下赵檀簪花的样貌,遂面上做出诚恳的模样,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