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
“老大,锦丫头,你们都办妥了吗?”
这四年,自家卖米糕、卖鱼,除去买笔墨纸砚的钱,存下了七八十两。
这钱对于农家人来说,已经是一大笔存款了。
但对于要走科举之路的肖家来说,这钱并不多。
因此,这几年大人问要不要送乘风去县里的私塾时,锦瑟都摇头。
今年开春,锦瑟觉得到时候了,便同大伯一起去县里找合适的私塾。
为了方便继续陪乘风和云帆读书,也为了开源节流。
锦瑟同时决定就在私塾附近租一间房子,锦瑟和乘风云帆一起去
考虑到他们最大的才十岁,唯一的女孩子锦瑟这几年只负责教书。
家里人宠着,也就跟着她娘学了针线,想吃什么从来都是只动口说。
大姐晓梦和二姐春心就给她跑去做。
大人们都觉得锦瑟肯定不会做家务,商量一下后,决定让锦瑟娘一起去照顾他们。
这几天,锦瑟乘风和大伯都住在外婆家,和大伯一起去找合适的私塾和租房。
外婆家也知道乘风和云帆要读书,也很支持,大舅带着几人四处奔波。
终于找到了一家私塾——赵家私塾。
方县一共有五家私塾,两家有举人,三家是秀才。
肖家首先考虑的就是有举人的私塾,赵家私塾和钱家私塾。
钱家私塾的先生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举人,开私塾二十年了,每月束修要三两银子。
但教出过好几个秀才,那三家秀才私塾就有一家的秀才是他教出来的。
并且他已经不打算再科考,全部精力都在私塾上。
听说这位钱举人教风严格,戒尺打手心是常有的事。
时下认为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所以有条件的都喜欢去钱举人那儿。
而赵家私塾是一个三十五岁左右的举人,开私塾不过五年,还没教出过秀才。
并且听说他还准备继续向前,参加科考。
但胜在束修便宜,只要二两五钱。而且听说为人宽容大方,不会打手心,最多是罚抄。
其余三家秀才都要二两银子束修,年纪有大有小,风格也有严有松。
斟酌下来,锦瑟选择赵家私塾。不仅是因为束修便宜,也不是因为赵举人不打人。
“大哥,阿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见乘风要进私塾了,孙叔叔也带着孙乐平一起来。
这四年来,因为阿平经常同乘风一起学习,两家人也走得近了。
“因为赵秀才还要参加科举。”
十二岁的孙乐平有一双明亮而又深邃的眼眸上,淡定的目光让人捉摸不定,俊朗的身姿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感觉。
给人一种不好接触的高冷之感,面对锦瑟的问题,却是抢先笑着回答。
“你真是!说话越来越简单了,也就三妹问你的时候要主动点。”
乘风一巴掌拍在孙乐平的肩膀上,笑着调侃他。
十岁的乘风也大不一样。
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粉嫩的嘴唇。
整个人看起来阳光有活力,神采奕奕,对着他爹和孙叔叔解释。
“阿平的意思是,赵举人还要参加科举,所以对当下时政更清楚。而我们这些年跟着三妹一起学习,欠缺的就是这些。是吧,三妹?”
水灵灵的大眼睛镶嵌在鹅蛋般的脸上,笑起来,嘴角带着醉人的梨窝。头发用紫粉色的缎带系在一起,穿着鹅黄色的衣裙,对襟处绣着一圈兰花。
九岁的锦瑟,也是一个小美人了。
今天说好来先生这儿报名,他们特意换上了新衣服。
锦瑟点点头,对乘风道:“行了,去敲门吧!记得不要提跟着我读书哈!”
“知道知道,大哥还会不听你的?”
乘风被锦瑟灌输过,不能在外宣扬她会读书的事,不然会惹来争端。
再次向三妹保证后,滴溜溜地跑去敲门。
“先生您好,我们是来报名的。”
赵先生听说是来报名学生,打开门请大家进去。
锦瑟趁机看了下,这里不是方县最热闹的街道,但绝对是读书人最多的街道。
赵先生的私塾就在他家里。
他家不算小,两进的房子。但也不算大,前门一进去就是一个小院子。
他们跟着赵先生穿过院子,直接来到了一进处的一间屋子。
逸云轩,看样子是赵先生平常备课和休息地方。
左右两边的屋子,一个写着翰辰轩,一个翰博轩,那应该就是供学生学习的学堂了。
赵先生近四十岁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