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自己的掌家权牢牢地握在手里,如果有女儿的话,女儿还能嫁得好,丈夫只是有妾,并不算什么。
无论这个妾多得宠,主母们终究是不会太为难这个妾的。情感比较充沛的,或许会出于讨厌妾室,时时加以责骂乃至殴打,清醒冷静型的,则会对妾室时时进行敲打,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其实某种程度上都是她们治家的手段。
哪怕是为了笼络丈夫,给子女的未来铺路,她们轻易也不会弄出人命来。
但如果一个妾室对她造成了威胁,有出现宠妾灭妻的可能时,主母一般都会有比较激烈的举动。
比如直接趁着丈夫不在,强行找个理由挑出妾室的错处,没有孩子的,可能是发卖或者立即打死,若是生有庶出的子女,则会做得隐蔽一些,比如下毒之后趁着丈夫不在,说是暴毙。
这个暴毙,其实也不过是一层窗户纸,给这个家一个可能其乐融融的理由。
没办法,这个世界的人命,实在是还没那么值钱,没劝不机灵还不心狠,哪怕是豪门贵女,也有被活活饿死的风险。
说到底,她们的权限、资源以及地位,是不怎么相匹配的。
这些事情,皇后自然也知道,但她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她敏锐地感觉到了,眼前的皇帝,之前和皇帝,和更早的皇帝,应该不是同一个。
至于为什么不会是同一个,皇后只是有想法,但是宫里禁止论这个,索性皇后也不去多想。
她只是很清楚,现在的这个皇帝,如果她对文贵妃做了什么,只怕皇帝会手撕了她。
在意识到了眼前的皇帝已经是曾经的皇帝了之后,皇后立刻吩咐御膳房,给文贵妃的吃食,务必都要是好的。
只是这个“都要是好的”,理解起来,就有两种可能了。
而御膳房里的自己人,对此的理解就是别太明显,窜换着来。
这不是巧了。
在发现那个宠爱她的皇帝似乎回来了之后,战战兢兢的文贵妃尝试性地将皇帝请到了自己这里用午膳。
说是用膳,其实就是告状,说御膳房给的吃食不好。
可巧的是,皇帝今天来了,御膳房给的吃食也都是没问题的,顶好的。
皇帝其实是记得陈子胜在的时候,文贵妃为着这个告了状的。当时陈子胜是并没有处理,可如今看来,这吃食也没什么问题。
皇帝甚至把太医叫过来,问太医这些吃食有何不妥。太医很仔细地看过,最终回答是,并无不妥。
此后一连三天,皇帝都与文贵妃同吃,每一次吃饭之前,都要额外把太医折腾过来一遍。
太医每次的回答,也都是这食物没有问题。
可是文贵妃明显感觉自己背部的伤更不好了,咬定了就是吃食有问题。
一两次的时候,皇帝体谅文贵妃身上还有伤,几次之后,皇帝就觉得这个文贵妃是疯了吧?
病中本就多疑多思,皇帝如此冷淡,文贵妃自然也不敢再说了,每天也不敢吃什么东西,疑神疑鬼的,总觉得恍惚给她下毒了,也不敢用胭脂水粉,也不敢熏香。
如此这般,自然是不复当初清秀的美人模样了。
皇帝见文贵妃这样,自然也不愿意多来了。
直到这个时候,皇后虽然并不把自己当成皇帝的妻子,但还是把自己当成皇后的。
皇帝不喜欢那个丽妃,哪怕丽妃是真的好看。
这倒是可以理解,按照文贵妃的样子推测,皇帝应该是喜欢小白花那一款的。
如此,一个跟死了没区别,一个不感兴趣,还有一个封了,皇帝的后宫相当于没人了。
太后因为皇后人选的拉扯之后就被限制了权利,做一个慈祥的皇太后了,自然一时半会也不敢给皇帝推荐美人,大臣们找不到什么由头也不能直接把女儿干往皇帝那边送,皇帝自己又对后宫里面大字不识几个的宫女没什么兴趣。
于是皇帝就开始去了一些他正常不太应该去,但是女人比较多的地方。
怎么说呢?通俗来说,民间一般管这种地方,统称窑子。
皇帝这次看上的,是一位面容清丽的琴伎。
一无所有的琴伎色艺超群,但连个姓氏都没有,只有一个到这里来了之后,重新起的名字。
她弹的是瑶琴,便也就叫瑶琴。
而皇帝尤嫌不够,将“琴”字改为了“仙”字,从此“瑶琴”便改名为了“瑶仙”。
但如此这般,皇帝还是觉得不行,于是他决定要把瑶仙迎入宫中。
这——皇后自然是不能答应的。
她不答应倒不是因为她喜欢皇帝之类的,而是皇后这个职位,本身是有劝谏之责的。
劝谏之责,说得好听叫你有这个责任,说得不好听,你就是皇帝都是对的,如果皇帝不对,那都是你的不对。
所以皇后哪怕是为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