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你说什么?肃王遇袭,下落不明?”
顾明昌焦急地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王爷,快拿个主意呀!若真让顾闻那小子得逞,那咱们还能有好日子过?”
顾明宸是顾珩九叔的孙子,一个显然宗室。
但由他的年纪就能看出来,大年龄,小辈分,那肯定是因为出生得早。
作为家族中靠前一批的孩子,占着先机,在长辈们面前,总是有几分脸面的。
仗着这点儿脸面,顾明昌一路上顺风顺水,当了个盛京有名的纨绔子弟。
这纨绔子弟虽然已经是旁支了,但毕竟有父母宠爱,很多时候,过得甚至比运气不好的皇子们还要自在。
年轻时候的顾明昌还有几分才华,在上处处有人吹捧忍让,便立志当一个才华横溢的贵公子。
然而这个志向,在顾闻拜师之后,便被拦腰折断了——俩人居然撞路子了。
偏偏比其他这个被吹捧谦让出来的才华,顾闻那是真的有几分天资在身上的。
起先顾明昌并不把顾闻放在心上,还长着年纪人可以刁难拿他调笑。但每一次文会笔谈,都是顾闻赢了,简直啪啪打脸。
顾明昌气得不行,偏偏顾闻还拜得名师,整整让青柳开始接纳,他就完全没戏唱了。
曾经那点文人当中的名气,不仅不再是他的骄傲,反而成了一个笑话,提起来就像踩了他一脚。
于是这才子名声他再也不争,却处处和他较劲起来。
那时有皇太子在,顾闻一个完全不受宠,靠着名师才有了几分名声的皇子。顾明昌根本不放在眼里。
毕竟相比起自己的亲兄弟来说,他这种没有什么竞争机会的旁支兄弟,那时一点威胁都没有。
但谁知道呢?太子就这么去了。
朝中大臣没能打成一团,他们现在分成了好几派。
有人支持拥有嫡子身份的肃王顾珩,有人支持排行最张的陈王顾遂,有人支持太子嫡子顾明和,甚至还有人支持罪受皇帝宠爱的英王顾琛。当然,更多人支持成年留京的益王顾闻。
他们各有各的理由,但对顾明昌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太子嫡子年幼,在一群成年叔叔的威胁下,即便勉强大登位,也很难说能不能压得住。
郡王府和东宫的关系一项密切,要是有可能,他们也不是不想支持太子的儿子呀。
可问题是,他唯一的姐姐家去别国,一旦小堂弟弹压不住,让朝廷生乱,他们如何先不说,他远在别国和亲的姐姐可就要遭殃了。
虽然十多年不见,但对自己仅有的长姐,顾明昌还是有几分心疼的。
尤其是看着自家那些堂姐堂妹们,再想想自己孤身远嫁的姐姐,那滋味儿,别提了。
再就是陈王,陈王年长,早年曾出入行伍,带病打仗。
虽不能说战功赫赫,但也的确在军队里干得有模有样。即便后来因伤退伍,但他到底是在战场上受的伤,算是于国有功,很受朝臣以及将军们的尊敬。
但还是那句话,陈王是个当过大头兵的,这早让他成为了铁杆的强硬派,只要一有机会就想北伐,想要不惜一切力量,收回边疆失散之地。
如果他上位,顾明昌确定,他肯定屁股还没在龙以上坐热,这仗就的开打——陈王年过四十,时间对他来说是最紧迫的事。
这也不能说他不好,但凡自己没有个远嫁和亲的姐姐呢?顾明昌觉得自己怎么着也得支持他。
他可不堂兄第一天等级,第二天北伐,第三天看到他阿姊的人头在成门上挂。
余下的几位,最有希望的就是肃王了。
他是孝宪皇后之子,光嫡出这一点就占极大优势,朝堂上那些吵来吵去的老古板,会有很多人支持他。
第二,肃王年少理京,和自己没有什么矛盾,不怕他付郡王府心怀恶意。
第三,也是他最看好的一点,就是肃王性质软糯,听说在封地时,成日无所事事,不是骑马就是带孩子。
这样一个活在孩子堆里的皇子,显然不是陈王那种一上来就喊打喊杀的人。
不天天想着打仗,自己姐姐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再来,肃王离京多年,对京中大臣各路勋贵不熟,不是正好需要一个帮手?
自己这扬名立万的机会不就来了么?
所以从一开始,顾明昌就在几个候选人中选定了肃王。
为此还撺掇着老父亲见天儿的进宫,给皇上他老人家吹耳旁风,虽然不知效果如何,但他觉得机会很大。
却不想,这边他正摩拳擦掌想混个从龙之功呢,那头却说肃王遇刺失踪了。
顾明昌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他是瞧上他软糯无能,布置争抢,但不要无能到刚出门就被刺杀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