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珠有去花容县上初中的想法由来已久。
甄家湾的孩子们上初中都在栗北镇上,因为栗北镇离的不远,大家熟悉,孩子们有的住读有的走读,一起读书的同学也大多是附近乡里的,大多都认识。
但是很少有孩子去花容一中读书。一则是因为花容县太远了,对于这些平时难得出远门的乡下人来说,去一趟县城算是一件特别的事;二则是因为花容一中太难考了。花容一中面对全县招生,像是乡里的孩子要上花容一中,就要去参加它的高水平班级特招考试。特招考试的内容对于绝大多数村里的孩子来说,太过深奥,所以这些年,十里八乡去花容一中读书的孩子寥寥无几。
所以当甄珠和家里人说自己要去参加花容一中的特招考试的时候,家里人都惊讶异常,他们从未想到过,自家的幺妹心思这么的大,竟然想去考那么好的学校!
惊讶归惊讶,家里人这几年也已经逐渐习惯了甄珠的有主见,习惯了她的独立,甚至许多事情都会不自觉地听听她的意见。所以当甄珠说她要去考花容一中的时候,家里人惊讶过后,很快就接受了。
为此,大哥还特意从师专赶回来,特意和她讨论了一下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甄珠很用心地听着,这些经验对于上辈子的她来说也是不足的。
大哥回来之前,就已经去帮小妹妹打听过了,花容一中的高水平班级的特招考试考语数外三门,其中数学最难,英语较为简单,但是即使是这较为简单的英语,对于绝大多数村里孩子来说,都是个难事儿。
所以大哥回来的时候,特意带来了一些花容一中用的教材,还有他们备考的人用的资料,一股脑儿的都给小妹妹了。
在家里的时候,大哥还特意给甄珠做了个入门和重点突击,直到和学校告的假的最后一天,才不得不离开了。
甄珠知道大哥搜刮这些资料不容易,心中很是感动。
这些资料她保存的很好,每天都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
小学课本的东西她已经掌握得很好了,这些拔高性的内容虽然乍一看有点唬人,但是仔细思考,就能发现和小学课本知识之间的关联之处。
这三门之中,英语对于甄珠来说是最简单的。上辈子的时候,她曾经搞过微小企业外贸,为了把自己进的义乌货卖出去,借助翻译软件就这样结结巴巴地通过网络和外国人聊天,所以英语资料里很多东西对她来说并不陌生。
数学对她来说也不难,大哥带回来的教材和资料很详细,自己慢慢自学都能看懂不少。
但是唯有语文是最难的,她自己尝试着做过,发现现代文还好,涉及到文言文和古代文学知识的内容,就颇感积累浅薄了。
其实这倒也不是甄珠一个人的问题,身处乡村之中,大部分人都没有怎么读过书,更何况是古代文化知识了。甄珠上辈子即使是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绝大多数人对于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也是不多的。
但不过,甄珠在语文学习上的难题很快就被解决了。
莫观南的语文在班上是最好的,他积累的很多语文知识是村里的孩子听都没听过的,这些都不是课本里的东西,一听就知道这是他的家学积累。
据说,莫观南家里有几十本书!
几十本书对于小有藏书的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庄稼户来说,这已经算是顶多的藏书了。
而且莫观南还喜欢找人借书看,听到十里八乡谁家有好书看,他经常走去借。
托莫观南的福,甄珠也看过了不少书。
莫观南的妈妈是个身材纤瘦,神情冷冷的女人,就如同诗句中所说的江南的冰雪,轻而冷,风吹便散。
正是因为他的妈妈是一个这样的女人,让人如此有距离感,所以村里很少有人去他家里。
就连甄珠来找莫观南,也总是只在外面叫他,从来不进去。
当莫观南从没有光的堂屋中踏出来,进入到阳光下,去到等待他的伙伴的身边的时候,他的面容也转瞬之间就由压抑变得轻松起来。
只是这转变太快,就连经常和他在一起的甄珠也没有发现,在他踏出家门之前是这样的压抑。
现在语文这一门实在钻不通,甄珠抱着书,去找了莫观南,莫观南听完了甄珠的问题,直接说道:“栗北镇上有个老先生,他家里先人是前清的举人,我去他家里借过书。你这有不少问题我都不能确定,我们去问问老先生吧。”
甄珠求之不得。
栗北镇距离甄家湾不远,走一个小时就走过去了。
今天正好是周末,不用上课,两人和家里告了假,喝了水就出门去了。
春末夏初的天气,连风都是适宜的。路边的野树野草已经显出了初夏的肆意,浓绿淡墨,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两人走在路上,莫观南问甄珠为什么要去考花容一中。甄珠不知道怎么和他说,想了半晌,说:“想去看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