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没有遇到丝毫阻力,张铭很是满意:
“现在就换呗!雅雯早就想来坐了。”
“哦,我这就走,你让一下。”
周逾很快站起来,侧着身从靠窗的位置一步就跨到了过道里。同伴依靠着座位,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春光灿烂。
“我给她打个电话,嘿嘿。”
“打吧。”
男生双手插兜,头也不回地朝着后边的车厢走了过去。
坐哪里对周逾来说无所谓。既然张铭卯足了劲要让雅雯有一个愉快的旅途,不配合就说不过去了。
十年来,同窗加室友,感情多少有一点。
张铭和周逾一路从本科生宿舍的六人间住到硕士公寓的三人间,再到博士楼的两人间。房间自然是越住越宽了,但东西的数量却翻了好几番。
周逾平日大部分时间在家,宿舍的床很少用得到。只不过是在书桌上堆放书本和复印的资料。
和别人拥挤不堪的宿舍相比,张铭觉得自己的小天地很舒坦,隐私也保护得不错。
就冲这一点好处,张铭都觉得他讨人喜欢。
关于室友的那点小心思,看破,不说破。人艰不拆,基本的理。
一步步走着,忍受着膝盖渐渐加剧的疼痛。
本来这次田野调查是他和张铭一同申请的项目经费去,不知消息为何会传入许雅雯的耳朵,她也赶来凑热闹。
“周学长,张学长,我虽然比不上二位有才,也有志于科研。带上我好不好?”
周逾没接话,瞥了一眼热情的小学妹,把张铭喊出办公室,奔着走廊尽头的男厕所匆匆去了。
顶着刺鼻的消毒水味,两个大男人一本正经地开始‘议事’。
“我不想让她去,太远了,你口才好,去劝劝吧。”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呀。有她在,我们还能提高效率呢。”
“可是,我们马上就要毕业离校了,没有精力带一个新人。”
“人家也马上就读博了,雅雯的实力很强,你懂的。”
张铭狡黠地眨了眨眼,逼得周逾当场妥协。
三人组五月出发,一路南下,到了一个西南很接地气的小山区,脚踏实地,调研起当地的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和语言教育发展水平的实际问题来。
一个村小。坐落在山脚下。简陋的环境,足足有一百多个学生。
之前陆续有过毕业生在此支教,待的时间不长。
总体上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相对偏弱,学习语言的水平也较低。普通话说得磕磕巴巴,更别提像城里孩子那样从小学外语了。
六月底。足足一个多月,收集了一些一手资料,可作质性数据分析。
三个人被市里派来的小车接走,送到了火车站。
踏上归途,却各有心思。
周逾琢磨着如何能改善这里孩子们的学习条件。
教室的四面透风,冬天北风吹,夏天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像蒸包子。
留下的一笔钱是他自己掏的。瞒着另外的两位队友。
虽不算多,却总能把破旧的校舍修修补补一番。
张铭整个心思都在想着如何快点把论文赶出来。
最好要抢在周逾前面,这样有新意的研究话题,能发在更为优质的学术期刊上。
许雅雯悄悄地行了善,捐出了原本打算买一台新笔记本电脑的钱。
周逾对孩子们的关心,她也感同身受。
为了让孩子们分清一些难发的音,还义务辅导了他们大半个月的语文和英语。
然而她在山区住着也不习惯。光那些大大的白天黑夜都乱飞乱咬的蚊子,就令人害怕。
为了让周逾和张铭少被蚊子叮咬,她还打电话给远在北京的同学,帮忙邮寄一箱驱蚊水和防蚊虫的衣物来。
可大山里物流不给力,左等右等,一周都还停滞在路上。
最后还是靠当地的土法子,点燃一种草把吸血的蚊子赶跑了。
在回家的高铁上,她抱着一袋子蛋糕,索然无味地坐着发呆。
周逾的身影冷不丁出现在旁边。
雅雯还以为是做梦,连忙擦了擦眼睛。
“周学长,你来了?快坐。”
“张铭让我和你换。”
“我去和他说说。”
雅雯皱眉,把袋子往座位上一摆,径直往前方走。周逾无奈,也跟着她一起过去了。
“张学长,我们两个换座好不好?这样也方便我自己看行李,你也好活动活动腿。”
坐着的人不淡定了。刚喝下去的半杯可乐,忽地堵在了胸口。他费力地咽下去,一脸困惑地望着面前的一男一女。
这小子该不会是故意“歪曲”了他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