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花果蠢弟弟的脸在整个蓉省都亮了相,好在媒体还算有点良心,报道时回避了花家其他人的信息,因此在花玉徽不出门、花星阵不进山的情况下,花爸花妈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但同在一个小镇上,花家也不能闭门谢客拒绝别人来拜访,尤其是花爸以“文化人”的身份在学校求得一份工作后,镇组织和学校的许多老人都渐渐和他成了朋友,时不时会上门找花爸聊聊工作上的事情。
这些人虽然大多数都不关注网络上的风风雨雨,但还是有一两个偶尔会学着年轻人冲一下浪,一来二去难免会发现花家那个病在床上的儿子和*骚扰事件主人公长得很相似,再联想到花家奇奇怪怪的举动,自然而然就有人产生了怀疑。
有人将怀疑告知了宋镇长和吴校长,于是两位老人特意上门、旁敲侧击地了解情况,而花爸也抱着大不了再换个地方的态度实话实说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坦诚相告,虽然不知道两位老人信没信花爸的说法,但此后花家的生活确实没有再因为这件事受到影响。
也正因为此,花爸特别感念宋镇长和吴校长的情义,但凡两人或者镇上和学校里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不管有没有报酬花爸都会积极地去帮忙,于是镇组织和学校那群老人对花爸的印象更好了,良性循环之下花爸在镇上还多多少少有了那么点儿名头。
昨天晚上当示意身为组织代表的谢宇在花爸花妈面前承诺近两天就会解决三年的问题后,花爸也将宋镇长与吴校长对花家的照顾告知了花果,并特意交代让花果和花玉徽在事情解决之后尽力帮衬一下两位老人。
座谈会后花果和林肆交流了一下这个问题,林肆说宋镇长和吴校长当时未必信了花爸的话,只是两位老人不是网上那群愣头青,自然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想法。
那时候花家风雨飘摇,只能靠花爸花妈两位老人和顾小鱼一个小姑娘支撑,这三人在事件中没有明显的过错,宋镇长和吴校长自然不会针对他们,至于事件主人公花玉徽,那时候仍在病重中,哪怕他真的犯了错也罪不至死,两位老人是不会在那个时间点发难将花家逼上绝路的。
再后来相处的时间长了,事件的热度也消退了,与花家来往多了以后宋镇长和吴校长对花家四人的人品也有了自己的判断,自然会越来越偏向花家这边,在花玉徽几乎不露面的前提下,有了镇上声望最高的两位老人的帮助,花家这才算是在镇上扎下根来。
花果觉得林肆说得很有道理,因此她默默地将回报两位老人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她人情世故虽然一塌糊涂但好在恩怨分明,无论是处于什么目的,只要是对她释放了善意她都会有回应。
于是在得知眼前的老人就是宋镇长后,花果更加热情了几分,追问了几个问题后,得知了老镇长主动凑过来的目的。
这个一半在山口、一半在河边的小镇名叫林水镇,如花果所知整个镇子看起来住家户不少但都是些老人和孩子,这个镇子是近二十年才渐渐发展起来的,二十年前它跟周围其他更加偏僻的那些村子一样都属于鸟不拉屎的地方。
林水镇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特产,能发展起来纯粹的是靠勤劳致富,二十年前在几个头脑灵活、胆大嘴快的年轻的带领下,四乡八野的劳力们翻山越岭出门务工,留下的家人从四面八方聚居到这个镇子上,大家凑吧凑吧修通了土路渐渐地也让小镇的环境改善了不少。
但人都是往高处走的,那几个头脑灵活的小伙挣了大钱后就搬到了城里,后面有点儿本事也有样学样,迁来小镇的人多、但迁出去的人更多,到了最后小镇上剩下的都是些老实巴交又受限于教育程度挣不到大钱的人,想要留在小镇发展又不甘心,想要搏一搏留在城市又实在没那个经济实力。
小镇的日子就这么不穷不富地僵持了下来,原本凑合一下也能过得去,可随着周围的人口向小镇聚拢、年轻人向城市外流,小镇本身与城市的联系却越来越淡,现在镇上有几个娃娃马上小学毕业了,但在上哪儿读中学这个问题上却出了点儿问题。
“这几个娃娃都是好苗子,原本都是能上三中的,但那边今年突然说我们镇子不在他们的招生片区,给钱都不让读,让我们把娃娃送到五中去,可五中哪是我们能待的地方。”
宋镇长说到这里显得居然显得有些委屈巴巴,面上是肉眼可见的不愿意,他如此抗拒五中倒不是因为这个学校不好,相反与三中相比五中在各方面的素质可谓完胜。
作为城里最早面向国际的中学,五中早在是十年就建立了完备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竞赛,五中都能拿到远超其他学校的成绩。
盛名之下五中吸引来的不仅是区段内普通人家的高质量苗子,还有更多周边城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巨富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在五中的教学、私教的助力和自己的努力下迅速提升成绩,并毫不意外地成为青年一代的领头羊,也由此改变了五中的风气。
虽然学校里明令禁止拉帮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