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宗并没有记载后续,不过也没必要了,顾辞的面上凝重了些许,他有一事一直梗在心里:更久之前,淮王殿下,他的父王,因为什么离开晏都,在苏家谋反案发生之后回来又做了什么,才让这明明已经有确凿证据可以结案的案子成了这晏都不可提及的悬案。
顾辞掐算了一下时间,又细找了一下周边的卷宗,可惜没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忽然想起什么,他来到了倒数第三排书架。
淮王是昭平帝的第三子,皇后所出,昭平十二年生,按周蒙所说,他爹离开晏都时他姐姐都未出生,那么他应该找的卷宗范围是在昭华四年以前。
先帝在位仅仅十年,这期间的卷宗竟然比昭平帝在位的三十年还要多,两代卷宗足足有两排书架,顾辞头大了一瞬,照这架势,他这次肯定是看不完的,看来还是得用点非正常手段。
顾辞在心里默默的对杨絮和李国忠说了句抱歉,然后整理好衣服,顶着比平日更冷的脸,走出了密室,看着门外等着的那张年迈的脸,顾辞沉声道:
“李大人辛苦。”
那人正是李国忠。
李国忠躬身道:“殿下言重了。”
顾辞颔首,告别李国忠,大马金刀的往厅堂屏风前一坐,开始闭目养神。
当杨絮风尘仆仆的抓人回来,映入眼帘的,正是那位风度翩翩又如魔鬼般的楚南王殿下,他自挖双眼的念头都有了。
“呦,杨大人,怎么去的这么慢。”
杨絮汗颜,道:
“殿下,若是没有别的证据,恐不能留他太久啊……”
顾辞意外,还真抓了,这杨絮,真给他面子啊,他挑了挑眉道:
“本王不过是说着玩罢了,严大人与我素来无冤无仇,这八成是有心人的陷害,还是别难为他了。”
杨絮眉毛都要气歪了,逗他玩?他顶着二皇子的压力,扛着秉公执法的大旗,手段强硬的把人抓了,结果这位殿下轻飘飘一句说着玩的?
重查追杀一案本就是顾辞为了进入大理寺办案重地而找的借口,把火引到严峥身上也不过是想给二皇子一个警告,以及给那位一个台阶,只要那位够聪明,就应该知道怎么给他一个合理的说法。
顾辞笑了笑,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说道:
“杨大人如此秉公执法,那位二皇子可不一定高兴呢,人抓紧放了吧,以免二皇子来找你麻烦,此事杨大人不必急,明日圣上自会定夺。”
意识到白跑一趟的杨絮气急,但又敢怒不敢言,没办法,只得目送这尊大佛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大理寺。
另一边,金碧辉煌的府邸中,身着金丝蓝袍的男子听着下边人的汇报,一点一点的捏紧手中的杯子,脸色阴沉,冷声呵道:
“还不赶紧去把人弄出来!等着消息传到宫中么?”
“是。”
那人离去后,顾承摔了手中的杯子,咬牙切齿,严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如顾辞所说,严峥那封信的确不是顾承授意的,他准备的后招是顾珉,然而当日他没想到能那么顺利的引顾辞出去,因此顾珉逃过一劫。
谁知道竟是被自己人送出去了一个把柄。
顾辞大摇大摆的走出大理寺,心情很好的样子,去了醉风楼,进了二楼的一间房后,顾辞的脸才沉了下来,道:
“宁夜。”
“主子。”
黑衣男子从暗处现身,顾辞把案卷扔给他,道:“誊抄一份,尽快回趟燕州,把上面的东西归档,查一下同年江湖各大世家的动态,不必深入,重点查波动较大的。”
“是。”
顾辞眯了眯眼,当日追杀他的那两股人一股来自二皇子,另一股始终如石沉大海,如果是朝堂之外的人,那么就是江湖中某些不让想他查到一些事的人了。
怕他查到什么?
淮王?
还是苏府?
亦或是别的什么?
不管是哪个,都必定会牵扯到很多,可能是十几年前的江湖,也可能是如今风雨欲来的江湖。
“想办法弄清楚十二年前淮王回京后都接触了什么人,还有,大理寺暗室我摸了一下,有些卷宗需要看一看,锁是个麻烦,一会儿我画张图,给苏溟,让他过几日准备好带人去几趟,顺便把这个原封不动放回去,每月十五大理寺会检查一次暗室,动静别太大。”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