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1 / 2)

初一所有主科的课本全部被找了出来,一共是九本。

初一第一学期一共四科:语文、代数、政治、英语。第二学期多了一门几何。

物理初二才开课,而化学要到初三。

这些都只是最基础的,要想拔高自己的优势,还得想其他办法。

至于历史、地理、生物这些次要的科目在初二的时候就会考了,初三以后不会再有这些科目出现。

这个时候的教育就是这么应试,至于那些大城市会不会这样就不得而知了。

语文方面的话,除了课本,还要加大阅读量,扩展知识面。有前世几十年的经验,作文和理解这些还好,但古文方面的知识她觉得自己是欠缺的,上一世进了中专后有段时间,她一度觉得自己已经培养出了古文的语感,就是很多时候没见过的词,读两遍就能猜出它的意思。不过那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再继续向上的目标和动力,也就没有继续深研下去。

她把房间找了个遍,只翻出来几本工具书。

有三本文言文的翻译书,其中比较新一些的一本她有印象,是她自己买的,另外两本看着像是老古董,比她自己买的厚了一半不止,就像一块旧砖头,这是她从她堂哥万海锋那里拿来的。万海锋比她大了七八岁,人挺聪明机灵,但读书成绩一般,对学习的兴趣也一般。这两本这么厚的书可能也不是他自己买的,就是不知道从谁哪里得来的。

不过东西虽然老,但里面的内容的确囊括得多,很多文章她整个初中加上中专都没学过。

这些书可以作为她扩展古文阅读的一个助力,有空读一读,背一背,对于培养语感应该会有所帮助。

但这些还是不够。她要做准备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中考,还得想长远一点,高考那个关口还更难。越在初期就把基础打得越牢,以后就会越轻松一些。不过这个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她初一的语文老师是刚出来的大学生,他们班是他毕业后带的第一个班,同学们跟这位语文老师的关系很不错,上一世他们班到了初二初三,依然有不少同学还经常去他宿舍玩,万海潮记得他那里有不少书,可以尝试去借一借。

数学是她的强项,也是她最感兴趣的学科,一般大考,80%都是低中难度,这部分她都有把握,把成绩拉开距离的是那20%高难度的题。他们镇上的学校就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初中,所以书店很少,里面大多数是中小学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辅导书有一点,但种类非常有限。她虽然不喜欢题海战术,但他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如果没有一定的阅题量,见过的题型不够全面的话,考试是有固定时间的,她知道自己不是所谓天才型的选手,如果在考试中遇到没见过的题型,没能及时解题,大多会丟分。

不过初二的那位数学老师在教学很有一套,上他的课,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经常觉得意犹未尽。他人也很年轻,思想既开明又务实,也会去给学生找一些他们没见过的试题来练习,有一些是需要交钱来订的,他从来不强迫,纯属自愿,谁想要谁就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面相的问题,他们班的同学没几个敢接近他的。

上一世万海潮淘到一本奥林匹克的试题集,那时候她坐后面,每周的晚自习有两天是数学的。代数和几何都是同一位老师教,那位数学老师来了,最喜欢拿个凳子靠着后门的门框坐着。很多同学一到他坐班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喘。万海潮不怕他,还感到庆幸他坐在那里,让她一转头就可以看到人,无他,那本试题集是她见过最难的、可以有多种解法的题集,对开发发散思维很有帮助。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找他问,而且没人跟她抢。

虽然这位老师表面上对哪位同学都一样的态度,不像其他科目老师一样,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偏心,但无论是万海潮本人还是她的同学,都知道那位老师对她的关注比别人多一些,特别是她考试时犯了一些不必要的错之后,面对的将是全年级独一无二的严厉批评。

万海潮打算等和这位老师混熟了,以后找他帮忙买一些习题本。

如果此路不通就去找出自邻村的那位副校长,他好像是分管教研的,是她堂叔的同学,他是认识万海潮的。上一世,初二第一学期,她在数学科比中拿了第一名,还是他给颁的奖。万海潮知道他经常去出差,像这样爱学习的学生,让他帮忙买几本习题,应该有很大几率是会答应的吧。

政治的话,目前她没有什么好的增分办法,只能靠理解和背诵了。不过中考会有时事政治,这个要到初三之后才打算,现在不必着急。

英语方面,无非就是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增加词汇量和实践练习。除了课文,现在她好像也没有什么课外读物,只有一本英语词典。好在她工作以后也是经常要接触英语的,虽然她的兴趣不在这,因为经常用到,还不至于还给老师。

把曾经的经验总结排除之后,她决定为自己拟订一个长期的读诵练习。出社会后,为了增加找工作的筹码,她曾经下过一段苦功去练习英语,用过新概念英

最新小说: [综]心口不一 当我清醒后我无能为力 打断女主狗腿gl 斗罗:我成了千仞雪的妹妹 穿到1973年了怎么办 小公爷追妻纪事 荒古第一孝 [综英美]嘴炮侠 暂时没命 直到我们结婚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