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二十二年。
刁蛮乖戾,作恶多端的昭颐公主死了。
满宫里哀悼一片,实则私底下人人都拍手称快。
这种表面上悲痛,实际暗爽的情绪就像三月里的春风,在料峭寒气中带着暖意,而且无孔不入,吹过凤仪殿,吹过九重宫院,吹过皇城高高的围墙,很快蔓延至京都的每个角落。
有宫人同时在角落里悄悄地松了口气,然后被彼此瞧见,只是都没有声张,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他们都在彼此眼中,瞧见了一点心照不宣的隐晦的快乐。
但宫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至少凤仪殿的宫人此刻是真的悲痛。
有宫人私下里悄悄议论着自己从各宫里听到的消息:据说公主府已经血色一片,满地横尸了,问罪的问罪,牵连的牵连,殉葬的殉葬……
这让凤仪殿里从前侍候过公主的旧人,人人自危,因为这里的宫人也是公主平日里使唤惯了的。
万一陛下爱女心切……
宫人们不敢细想,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刚闻噩讯时,陛下震怒万分,直接出动禁军去公主府问罪众人,如今盛怒渐熄——
似乎从前那随着皇后离世后,就对昭颐公主隐匿起来的父爱,又渐渐复苏了,而且复苏得相当汹涌,这让许多自认为了解圣意的人都一时摸不准陛下的心思。
伏宁殿灯火彻夜不熄,陛下伤心过度,不思膳饮,不眠不休。
贴身的大太监急得整日直呼“哎呦哎呦”,不明所以的小徒弟们听见了,都以为王公公是什么隐疾发作,疼痛难耐。
王公公哪有什么旧疾啊,只是看那些不长眼的言官谏臣一个个往刀口上撞,他瞧着心焦罢了。
这不,伏宁殿外都跪了一圈了,打边上走过的小太监头都不敢抬,这黑压压一片,摄人的气场压得他走路都打晃。
要说啊,小太监也实在想不通,昭颐公主作为帝后嫡出的长女,以陛下对皇后娘娘的深情,怜惜爱女早逝,想葬入皇陵也无可厚非啊。
偏偏这些个平日里把“为陛下排忧解难”挂在嘴边的大人们,非得这时候拿着个祖宗的规矩跳出来反对,直呼“枉死之魂不可入皇陵”,这不是往陛下心口上扎刀子么。
想起师父王公公这两日急得发白的头发,小太监也在心里直叹气!
这些大人们可真是硬骨头啊,早朝上吵完,下了朝也不让陛下安生,难道就不怕陛下一怒之下真的问罪下来么?
数日后,昭颐公主葬入皇陵之事,终究还是没能如九五至尊的陛下所愿。
这些以历代青史留名的谏臣为榜样的大人们,真的仿佛一个个都是那铮铮铁骨转世,宁死不屈劝谏君王。
大人们在最后一次离开伏宁殿时,尽管面上依旧是一副谦卑恭敬的模样,但小太监还是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往日大将军们打了胜战时才有的神情。
以及他们相互交换眼神时,那心照不宣的隐晦地得意。
只是,谁也没想到人人都盼着死无葬身之地的昭颐公主,并没有如他们所愿的下地狱或者超生轮回,而是一直在人世间兜兜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