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勋十三年春,荣国京都宣陵城内,连接东正门“正焰门”的东宣路街上人潮拥挤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清寒早春已过,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近来街上本来就很热闹,多的是上街赶集市与出门游玩的京城百姓,但今日却明显比往日还要更为热闹。
并且,不同往日自由散漫游玩的那种气氛,此时人群大量聚集在这条街道上却都没有什么自己要去做的事,一个个放着大好春色不赏,却都像是在焦急又期待地等待着什么。
原来,早在昨日,宣陵城的百姓们就听到了小道消息,说是,今日三皇子将会回宣陵。
三皇子齐钰,因为从小身子骨弱,五岁时,在他母妃顾氏的恳求下,荣帝同意将三皇子送去乾山派习武锻炼调养身体。
在乾山派待了短短一年,齐钰的身体就迅速强健了起来,后因习武天赋不错,被掌门燕清风看中收为亲传弟子。
因为德妃顾氏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齐钰每年都会回宣陵探望他母妃。
德妃顾氏,虽为帝王嫔妃,但是却深受百姓爱戴,当年南方大旱饥荒严峻,为赈灾,在荣帝的号召下,后宫之中,是德妃顾氏第一个带头响应号召捐赠赈灾钱财和油粮物资。
德妃娘娘一次性几乎捐掉了她所有的家底,有了她带头,原本无动于衷认为赈灾之事与她们后宫无关的后妃其他人,在德妃娘娘得到荣帝夸奖称赞后,也都纷纷主动捐赠,虽然大部分都只是做做样子,一个个捐的并不如何慷慨,但至少众人都行动了起来。
于是,从最初各方对赈灾号召的消极懈怠,到后来后宫有德妃顾氏带头,朝中有刑部尚书夏明安领头,连带着民间赈灾活动也被迅速带动了起来。
应着越来越好的赈灾风气,有各方捐赠的财力物力的支持,荣帝下令推行的赈灾相关举措也变得更加顺利起来。
饥荒与战事两大危机最终都顺利解除后,做出重大贡献的之人几乎都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其中,就包括德妃顾氏。
德妃自从诞下三皇子后,就一直卧病在床,但是,哪怕身在后宫,哪怕身患重疾,顾氏却还能一心担忧天下苍生,愿意倾尽所有支持帮助灾民们,又更何况,顾氏母家顾氏一族虽非大权大贵家族,但因数代忠良恪守本分,本就很得百姓们青睐。
于是爱屋及乌,顾氏诞下的三皇子齐钰,也深受百姓们的喜爱,更何况,自出生起,齐钰就身体羸弱,整整五年,一直大病小病不断离不开药罐子,仿佛随时都会不幸病重夭折,因而,对三皇子,百姓们除了喜爱,也不免心生怜爱。
幸好,自从去了乾山派,三皇子就像是重获新生似的,早已不是从前病弱不堪的状态,他变得越来越身强力壮,每年回宣陵,人们就能看到三皇子那神采奕奕风姿卓越的模样,就纷纷为他感到欣慰。
忽然,城门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不缓不慢却有序的马蹄声,事先接到命令的监门将军刘程早已经带队在等候了。
他远远看到三皇子一行的队伍,就立马带领守城门的将士们迎了过去。
齐齐跪下后,刘程恭恭敬敬道:“恭迎三皇子殿下回京!”
骑行队伍中,有三个身穿乾山派标志性蓝色练服的男孩,他们被几十个全副武装的骑兵们护在队伍的最中央,三个男孩看起来都在十岁左右,左边那个脸上笑容灿烂,右边那个一脸淡定从容,而中间那个,虽脸上还带着婴儿肥稚气未退,模样看起来也十分可可爱爱,但是其通身气质却全然是另一个样。
尽管如今三皇子才十岁,还只是一个孩童,但是他身上却透着聪明沉稳的成熟气场,身上丝毫也看不到这个年纪该有的活泼与天真烂漫。
齐钰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冲刘程点了下头。
刘程这才起身招呼着他的属下们前去给骑行队伍开路,以便维持现场的秩序。
“齐师兄,这里果然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玩了……”
许环话语还未落,走在骑行队伍最前面,负责保护三皇子回京的将领赵值回头满脸严肃地看向他。
齐钰扫了赵值一眼,似乎在说“尚未进城,不必如此苛责”,赵值这才转回头继续领路。
“奥奥奥,对了,这里不是乾山,我应该管你叫殿下……”不过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的许环,还是连忙改口试图快点让自己适应。
另一边一脸风轻云淡的萧离,却似乎早已能切换自如,十分自然地问道:“殿下,此次回京,你打算待多少时日?”
“我母妃书信说,她最近身体欠佳,我想多待几天陪陪她。”说到母妃的病情,齐钰的表情明显又凝重了几分。
萧离心中了然,德妃娘娘本就常年卧病在床,此时所说的“欠佳”必然不仅仅只是欠佳那么简单,又见三皇子那凝重的表情,便道:“行,掌门师尊说了,不会催你回去,这次……你想待多久都可以。”
萧离说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