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延二十年的那场宫变使得整个玉京暗淡无光。
传说太子被废后崔氏迫害,竟逃至晋地借晋国女帝之力攻打大庆,之后兵败自尽,而太子妃袁氏早已自绝于东宫。之后太子一派的人也因谋逆被族诛,东宫一系至此覆灭。
宫变后的第三个月,皇帝驾崩,福王仓促登基。
而这一切都只是坊间传闻,先帝宫变后便缠绵病榻,致死也不知道他的那道追封东宫一家的圣旨从未走出过皇宫。
这场由废后崔氏引发的惨剧也以崔氏的死亡而收尾,废后崔氏被赐白绫殉葬,赵王废为庶人守皇陵,永世不得离。
崔氏虽死,可她带来的震动远没有停息,一直蔓延到了十六年后。
不久后,谢九珠生下一子,名为淞原。季瑛视若珍宝,一家人长居玉京。
而福王即位后改年号为天授。立王妃李氏为皇后,却封爱妾钟蒲娘为贵妃。
此举令朝中大臣纷纷上谏,称圣上此举莫不是要步庶人崔氏后尘。
皇帝不胜其烦,便立长子为东宫。朝中弹劾贵妃的折子这才消失了。
但不久,太子病逝,皇后脱簪避居未央宫,从此钟贵妃掌凤印,执六宫。
天授三年,季淞原两岁,而谢九珠与季瑛之女挽露也已满了周岁。
但谢九珠的情况却不大好,她生季挽露时难产,痛了整整一天一夜才艰难的生下这个女儿,加上两次生产时间太过于频繁,她开始缠绵病榻,身子总有不适。
谢九珠一年十二个月中有十个月都是病歪歪的,因此小女儿挽露从生下来就是由乳母抚育。
而丹朱的女儿莲实则是留在晋阳老家季老夫人膝下。
她恨季瑛,连带着也不喜欢季挽露。
为了不让季瑛起疑心,谢九珠从不过问这一双儿女。
而季瑛只宠爱独子季淞原,衣食住行不假于人手,只恐委屈了他。
唯有幼女季挽露被抛之脑后,虽有乳母怜爱,却因父母的冷落,养成了个畏缩性子。
谢九珠看在眼中,可心中并未有半分触动。
还在谢家的时候,她不明白母亲为何总对阿姐很冷淡的样子。
可如今,她自己也对女儿冷淡得很,甚至还不如叶氏做得好。
叶氏对谢丹朱尚且有几分未曾泯灭的慈母心肠,而谢九珠对季挽露只剩得有厌恶。
尤其是那双和季瑛生得一模一样的眼睛,父女一样的浅褐色瞳孔,叫谢九珠见了便心生厌恶,哪里还生得出半分慈母心肠。
她疼爱季淞原,也能疼爱在晋阳老家的季莲实。
一个是她和师禹的孩子,另一个是她最爱的阿姐的骨肉。
一个近在眼前,却不敢亲近。
季淞原生得像谢家人,越长大越像。
说句老实话,谢九珠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
她害怕这个孩子生得像袁家人叫季瑛发现端倪,可她又怕这个孩子生得不像袁家人。
好在季淞原的眼睛漆黑如墨,和季瑛还有妹妹挽露截然不同。
他满月后睁开眼睛的那刻,谢九珠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她爱极了这个孩子,又不得不做出一副厌恶的样子来,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季瑛起疑心。
可怜谢九珠满腔爱意无处安放,竟转而投注于莲实身上,隔三差五便要送书信与华服美饰回晋阳。
而季老夫人呢,她疼爱莲实,又舍不得她离开身边,更不愿放手送她去玉京团聚。
也许是愧疚,她将季莲实宠爱得无法无天,竟养成了个刁蛮性子。
谢九珠时常听到消息,说季莲实常常仗着祖母宠爱在家中欺负堂姐妹。对此她既是惋惜又是无可奈何。
虽送去许多书信,可季老夫人总不肯送莲实去过来,还变本加厉的宠爱孙女,惹得大房的几个女孩儿很不喜欢这个堂姐妹。
谢九珠知道长此以往,莲实定要被养坏了。
但她又不敢回晋阳去接莲实过来,她害怕被人认出来,认出来她是那个苟活于世的谢九珠。
她只能一边不停地给莲实送东西,一边打听她的消息。
更让她难受的其实是另一件事。
谢家没了。
因为受袁家的牵连,整个谢家都没有了。
流放八百里,一向养尊处贵的谢家人怎么能活得下去,谢九珠甚至寻不到他们的任何消息。
母亲她还活着吗?
谢九珠担心阿兄,他那么想做官的人,得知自己被流放,一定恨死了自己。可这不是自己的错啊。
谢家倒了,谢慧然的日子也不好过起来。
郑家无义,见此情形竟然移走了金灿儿的牌位和棺木。
听说谢慧然得知之后,竟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另寻了一块地方安葬金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