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朝宝珠笑一下,“那要是以后又有了怎么办?”
有就有呗,难不成你还养不起孩子不成?
可是,我怕你受罪呀,宝珠儿。
嗯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了。睡了睡了。
语消渐不闻。
小平安已经八岁,宝珠的科学养育,用心照顾显现了成果,孩子长得格外健壮,个头都比一般大的孩子高出不少。平安身体好,平常小病小灾都没有,宝珠终于放下心来。平安自己也抗议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叫小名了,所以小平安正式成为弘晖。
弘晖平时醉心诗文,对习武骑射不太感兴趣,在诗文经书上常得师傅们夸赞,骑射水平可就一般般了。
可这些天弘晖突然对习武起了兴致,还缠着影七教他功夫。
胤禛知道了有些奇怪,问儿子怎么突然想起来学武。
“回阿玛,我想学武好保护阿玛,那样阿玛就不会受伤了。”小孩子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看着半大的毛头小子,胤禛内心一阵感动。原来自己也有人想要保护自己了。
到了晚上,胤禛和宝珠说起了弘晖要学武保护自己的事,感慨了半天,儿子长大了。
宝珠笑着道:“你倒没问问你闺女。”
闺女,弘芸和弘蕙?
“她们两个怎么了?”胤禛问道。
“她们两个呀,都嚷着要和哥哥一块学武呢,说是要保护阿玛。”想起姐妹俩吵着要学武的样子,宝珠不禁笑出声来。
原来因胤禛受伤厨房里整天熬着药,孩子们都知道阿玛受伤了。
阿玛都受伤了,可不是要有人保护着才是。
孩子们天真朴实的想法,要保护阿玛,让胤禛心中充满了感动,原来我也是有人护着的了。
当然孩子们的学武热情很快就没有了。
比起习武,弘晖还是更爱读书一些。宝珠觉得只要是孩子喜欢就好,不管是文还是武只要孩子喜欢学就完了。
可是明显胤禛对弘晖更寄予厚望,每天功课不说,还私下里给他开小灶。宝珠觉得孩子学得太累了,不能逼那么紧。可看他们爷俩乐此不疲的样子,也没再管那些。
朝中没了太子,胤禛又行事稳重,得皇帝喜欢,众阿哥中隐隐地就以雍亲王为首了。渐渐地有大臣提议立太子的事,更有人想提议立四阿哥雍亲王为太子。
胤禛知道了,赶紧把事情遏制于萌芽状态中。皇帝虽说有些年纪了,可也正春秋鼎盛呢,你乱想什么呢。立太子的事只有皇帝自己提,别人还是不要找那个无趣才是。
很快朝里没人提立太子的事了,胤禛越发注意起来,皇帝交给的差事认真办绝不糊弄,和结党营私的事绝不沾边。
胤禛又在圆明园最北面开辟水田,引水种稻,并修建了观稼轩,闲暇时带着儿子观农事、知农忙。又让弘晖自己挑选了地方,专门为他建了书房。
这可把弘晖高兴坏了。阿玛和额娘都有自己的书房,这回自己也有书房了。
书房建成时,弘晖专门请皇祖父来检阅一番。
皇帝倒是给他脸,竟真又临幸圆明园看弘晖的书房了。
把个弘晖高兴地不知道如何是好,小小孩儿自己亲手去菜圃里摘了菜,定了菜式,又求额娘下厨。
这天皇帝和皇后一起临幸圆明园。弘晖像个大人一样跟着阿玛和额娘一起接驾。
皇帝饶有兴致地看了菜圃和稻田,又去了弘晖的书房。
“皇祖父,您看这处,便是书房。”弘晖指着刚建好的书房道。
“可取了名字?”孙子爱读书,皇帝也高兴。
“还没有。不过孙儿看此处春宜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取名四宜书房您看如何?”弘晖煞有其事道。
皇帝听了点头赞道:“这名字好!”
胤禛听了儿子一番话也暗暗赞赏,行呀,快比老子强了。
到了午膳时,皇帝看有几味清淡小菜,又有白粥。听胤禛说是弘晖摘的菜宝珠下的厨,一下口味道果真不错,不由称赞道:“弘晖这菜选得好。”
弘晖道:“皇祖父您再尝尝这粥,用的是后面园子里种的稻米。”
皇帝品着白粥小菜,想起看过的菜圃稻田,由衷道:“胤禛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情恳切,可谓诚孝。”
胤禛忙起身道:“阿玛盛赞,儿子惶恐,不过尽自己本分罢了。”
皇帝摆摆手,让他坐下,一家子人不用那多礼数,这样其乐融融更好。
自此,胤禛在皇帝心中的份量越发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