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十六年的最后几天,大雪倾覆,一直下到了除夕当日上午才停。
长安每年冬天都会下雪,但是却很少会在腊月底有这么大的雪,而且真正是连续两天都没有停过。
再小的雪连续下上一天都能堆出小腿高的积雪来,这么大的雪,中间就没见怎么小过,等到雪停的时候,没有宫人打扫过的地方雪已经积的成年人腰高了。
宫中处处都有宫人随时清理积雪,尤其是在这大过年的时候,宫人们更是要小心谨慎,以防行差就错,是以宫中多数地方都是干干净净的。
因为时时打扫,皇宫中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太厚的积雪,反而是因为这难得的雪景,使得宫墙内外银装素裹,显得分外美丽。
但是这种程度的大雪,在宫外却是能算得上是灾害级别的。
三十一大早,就有朝臣紧急要请见皇帝,因为长安城中不少地方都有民房不堪重负被积雪压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更何况清早时候雪还没有一点要停的架势,估计之后长安内外会爆出更多的灾情。
大过年的出了这种事情也真的是造孽,皇帝也不敢懈怠,听了报告之后立刻召集臣下议事。
朝廷向来都是每年从腊月二十朝廷就休朝了,一直到来年正月初五才会继续开朝会议事。
但是如今情况特殊,灾情不等人,一大清早,一些大人的家门就被人敲响,让他们开始救灾。
天灾人祸的救援时不可待,皇帝同来报告的京兆尹很快就商量出救灾的措施。
先将长安本地灾民转入慈幼局等地方避难,发放钱财食物,无论如何今日都是除夕,天灾之下,更需要人们能够振奋起来。
至于长安之外,尽管现在还没有任何灾情报告,但是长安城中已经如此,向来城外必然更加严重。
未雨绸缪,除夕清晨他们议事的时候雪势还没有半分减小的趋势,皇帝便安排人立即出发去城外巡逻。
若遇有百姓头无寸瓦或者房屋不堪重负的情况,立刻将人就地安置至当地避难之处,减少人员伤亡。
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万事过犹不及,这场雪给人带来的已经不是来年的希望,而是当下的困境了。
太史令昨夜一宿未眠,连夜观测天文以预测天气,今早还未等皇帝亲自召唤就去了皇宫,只比通报灾情的京兆尹晚了半刻钟。
皇帝刚听完京兆尹的报告刚安排下去救灾的人选,就听太监报说太史令在外等候。
此等天灾太史局之前居然一点预测都没有,皇帝心里正有些不愉,心想太史令这家伙现在最好是来将功补过的。
好在太史令的确是来将功补过的,一进来先是认罪,说不曾测出有此等天灾,请皇帝责罚,然后便说出了自己连夜观测得出的预测,说是这场雪最晚今日中午必停。
皇帝虽然心有不愉,但毕竟还是理性的,知道天灾无数,便是神仙也不能每个都预测到,更何况太史局那些凡人。
听了太史令的告罪,又兼之信誓旦旦的保证,心头那口气也散了不少。
大过年的,大动干戈的也有伤民心,便也就恕了太史令的罪。
朝廷反应迅速,行动果断,尽管后续有城外的几处事故传来,但是总体来说还算是可控。
而且到除夕中午的时候,雪势果然如同太史令预测的那般慢慢减弱,渐渐停了下来,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皇帝忙了一上午,听到雪停的消息脸色终于松快了一点。
天灾人祸无可避免,每年大秦都会有一些,但是这大过年的时候遇灾到底兆头不好,好在现在雪终于停了下来,也不算太糟糕。
雪势渐歇,灾情可控,皇帝心里也轻松了一些,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今晚上的除夕宫宴了。
宫宴有礼部和皇后操心,年年都是如此,皇帝会在大约一月前就给皇后送来宫宴大概要请的人员名单。
皇帝那边主要安排的是朝臣的名单。
虽然宫宴规定的是凡是三品以上的朝臣皆可携家眷参加,六品到三品之间的朝臣皆可独身参加,但是朝堂之中瞬息万变,又有皇帝的心思在其中,所以每年皇后都还是会请皇帝那边出一个大概的单子,这样她和礼部便知道如何权衡邀请的人员。
包括对那些后宅夫人的邀请,皇后哪怕起决定作用,但是皇帝的心意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哪怕除夕宫宴上灯影重重,有些人甚至都未必能面见天颜,也得小心行事。
皇后和礼部那边拿到皇上的名单,斟酌之后再加上女眷和皇族的名单,形成最后的名单之后便会由礼部呈给皇帝。
皇帝阅过之后或再行添减或直接同意,在得到最终名单之后,礼部便会着手给各家下帖子。
皇宫戒备森严,非请不可入,请帖是一家一份,但是帖子上严格规定了人数,只宴宾客,家仆不可入宫,以防有不轨之人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