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二年春,阳光重新洒满了上京城。
这个被胡人侵占多时的地方,总算迎来了它的新生。
逃至恭州的各路人马,得知李执大破敌军,夺回京城,皆奔走呼号,喜不自胜,所有人即刻收拾行装,准备归京。
半个月后,城中就热闹了起来,百姓们满面红光,喜气洋洋,一片新气象。
好像那道曾经的裂痕,从未存在。
今日,是朝臣尽数回京之后的第一次上朝,李执身着华贵的朝服,居首位。
朝服上一边绣着威猛的野兽,一边绣着轻巧的白鹤,象征着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以往那个穿着寒酸粗布麻衣的寒门书生,仿佛已经离他很远很远了,在座的所有人,几乎已经忘却了他那不值一提的出身。
之前他虽位列一品,到底根基不稳,不被所有人信服,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他完成了自己的脱胎换骨,如今俨然是一位权臣的模样了。
不怒自威,威严不容触怒。
所有人皆沉默,李执率先开口道:“陛下,如今战事初捷,民众归京,浩劫已去,但人口遭遇了巨大的损失,经济还未回暖,臣提议,减免一年的赋税,以安天下人心。陛下以为如何?”
小皇帝并未反驳,爽快点头。
小皇帝心思单纯,不喜权势,换句话说,他根本不适合当这个皇帝,不过他为皇后所出,他亲皇姐又大权在握,对于当时的大裕来说,他继承大统是最稳妥的选择,凑巧,他的平庸良善,也给了李执得以大展拳脚的机会。
否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当然,李执提了一嘴减税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的目的,是让所有人看到,陛下如今与他完全一条心。
李执转头,看着众朝臣,问道:“众臣工可有异议?”
整个太极殿静默一片。
李执犀利地目光扫过所有人,再道:“若有异议,现在便可提出来。”
还是没人发言。
谁敢这个时候站出来跟李执唱反调啊,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刚才小皇帝对李执言听计从,任谁都能看得出来,李执如今是真正的大权在握,之前有个严太师还能与他有来有回,不过,现在……听说他老人家前不久气得中风了,说是从恭州回来,舟车劳顿,年纪又大了,反正是病了。
如今,无人是他推行新政的阻力。
倒是有一个拍李执马屁的,站出来,恭敬道:“李相公高瞻远瞩,我等只有遵从!”
“好,如今我大裕江山未稳,百废待兴,再过几日,新政也该提上日程了,到时,还望各位臣工能鼎力相助。”
所有人齐声附和:“臣等谨遵李相公教诲,无敢怠慢!”
如今整个大裕,上至耋耄之年的老人,下至黄发垂髫的小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是李执满腹韬略,殚精竭虑,率领大军打败了穷凶极恶的胡人,保大裕山河。
谁还敢言他妄图移鼎?笑话,今日的他,就算真要移鼎,也是轻而易举,谁还敢说个“不”字,无非是换一个称谓,里子不变。
军心在,民心就在。
如今,军心和民心,李执都有。
……
另一边,他的小娘子也没闲着。
姜容卿打算去街头施粥。
胡人刚被打退,城中百姓无论是逃走的还是未逃走的,损耗何其多,姜容卿不忍见众生皆苦,此乘万物复苏的非常时期,她总想着要为百姓做一些事。
为了让更多百姓看到,她选在了热闹的瀚渲街头进行施粥,这天一大早,她就吩咐侍从搭好了粥棚。
一开始,来往的百姓还不熟悉这是什么,不过,一会的功夫,粥棚就围满了人,姜容卿见自己的施粥如此受欢迎,也喜不自胜。
“大家排好队,不要挤,人人都有份的!”
因为围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姜容卿便吩咐侍从督促所有人排好队,依次获粥。
队伍中的一个汉子,膀大腰圆,戾气横生,等排到他的时候,他一看碗里白到发光的粥,顿时怒气冲天,抬手就把那一碗热腾腾的粥直接打翻了。
里面的粥即将倾洒出来,眼看就要泼到姜容卿了,一旁的甘霖眼疾手快,挺身而出,把那粥碗“啪嗒”打出几尺远,护在姜容卿身前。
他向身后的姜容卿问道:“大娘子,您没事吧?”
还好,这滚烫的粥没碰到姜容卿,他也松了口气。
姜容卿缓过神来,摇摇头道:“甘霖,谢谢你,我没事。”
那把粥打翻的汉子丝毫没有因为粥差点烫到姜容卿而愧疚,他扯着脖子,瞪着眼睛,嚷道:“什么破粥,连一点荤腥都没见到,费了老子半天劲儿!”
姜容卿面色发白,遇到如此胡搅蛮缠的人,她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结果还没等她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