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九思
展信舒颜
想来你收到这封信应该是在上元节前,此次来信一祝你新岁吉乐,二祝上元安康。
你在蜀中这些日子过得如何,是否习惯?听闻蜀中连绵大雨,望你保重身体,注意添衣。
蜀中与奉元有所不同,可试过传闻所说无辣不欢的美食,可看了让你惊叹的景色,有无认识新的朋友。望你诸事顺心,有所收获。
同信一起送到的盒子是送与你的礼物,另有一份礼物已送至山府,届时会有人转交给你;也请替我祝怀略大哥宛央大嫂新岁吉乐。
沈与之笔
九思看完信后,习惯按原来的痕迹折好,放回信封。
她知道信中所说的另一份礼物是给谁的,自上次城墙之后,沈与之每次送东西都会准备两份,她也会把另一份放箱子里锁好。
她又看盒子,“看来这是阿沈送的东西了。”
九思伸手打开,盒子里是十二个小罐,每个罐子上都用朱砂笔写有花名;盒子内侧的右边有张纸条,上面是沈与之的字迹:九思,这是十二花神香膏,希望你喜欢。
她霎时想起之前有次在酒馆后院,许悠然,高暄和自己三个人坐在小桌喝茶,聊起十二花神。
许悠然后悔在临元镇时,没将其他十支簪子也一同买下,再高价卖给高暄,赚点买话本的钱。
高暄当时冷笑了两声,只道就算全奉元的首饰卖完了,她无首饰可戴,都不会在许悠然手里买首饰。
自己则是突发奇想地说,想要收集十二种花的花瓣,再制成香膏。
当时,沈与之,月知行还有许有为坐在旁边的四方桌,一人拿着一根缗线,在替自己串钱;一千文钱为一贯,他们已经串好了五六贯。
这事往常是吴叔一个人做的,九思见他最近忙不过来,就暂时接手,并搬到后院来做。
至于这三个人为什么会来做这件事,是因为许悠然得知自家二哥约了这两人,打算去自家那庄子小聚;她心思一转,又问过九思后,就把三个人忽悠来酒馆了。
毕竟,数钱也不失为一个让人高兴的放松法子。
看来,沈与之当时听到了。
九思就近拿起一罐桂花打开,闻了闻,桂花味并不浓郁,是一股淡淡的清香。
卫瑾也拿出一罐就着封口嗅了下,花香瞬间钻进鼻腔,他揉了揉鼻子,赶紧放回了原处。
“九思姐姐,你喜欢这些啊?”
九思忙着打开其他的小罐闻味道,随口道:“谁会不喜欢精致好看的东西。”
卫瑾瞧着她这爱不释手的模样啧了声,微抬下巴提醒道:“那儿,你还有封信没看呢。”
九思经他提醒也想起还有一封信来,把盒子往旁边挪了挪,拿起信拆开,只有寥寥几字。
新岁吉乐,愿尔不虚此行。
月知行
九思有些意外月知行会给自己写信,还和沈与之的信一起送来。
她转念一想,沈与之应该是在经历司寄出的信。
“这个叫月知行的懒人,也是你的朋友?”
“懒人?”九思一时没明白他为何这样说。
卫瑾指着桌上空白的信封,一本正经道:“九思姐姐,你看啊,他这信封上不写是谁收信就算了,千里迢迢又费时费力地送封信来,写的字我一双手就数得过来;别人是礼轻情意重,他这难不成叫字少情意深?”
和前一个叫阿沈的人相差也太大了。
九思闻言,还真数了一下字数,“分明还有月知行三个字,你没算。”
九思觉得写信这回事,别人怎么写,自己就怎么收,总归是心意。
她认为卫瑾不过是小孩子心性罢了,不置可否地唔了声,低头把信折好放了回去,转手递给温酒帮她收起来。
温酒问:“姑娘,你要现在回信吗?”
九思正好也没什么事,就点头答应了;灵冰会意,退下去准备笔墨。
卫瑾见她要回信,自己不方便在旁边看着,说了声待会儿再来找她,就跑出门去了。
九思铺纸润笔,先给沈与之回信。
阿沈
见字如面
多谢挂念,我在蜀中一切都好,只是有些不习惯这里的饮食;不过卫伯父和卫伯母很照顾我,还特意请了厨子给我和哥哥做奉元菜。
我来蜀中的前些时日,如你所说连绵大雨,卫伯父卫伯母带着哥哥嫂嫂去走亲访友,我不好去也不想去,所以算是整个卫府最悠闲的人;每天和在家时一般吃喝还有乐,因为下雨所以没有玩;好在近来天气渐好,方可出门。
我还认识了宛央嫂嫂的堂弟卫瑾,哥哥说他是个混世小魔王喜欢折腾人,不知怎的我竟然免于此难;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发现,他其实就是个张牙舞爪的孩子罢了。他听我提及你,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