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这天是个宜搬迁宜出门的好日子,秦王、晋王、燕王和吴王携带家眷奉旨动身去老家凤阳居住。
天刚亮众人就来到坤宁宫辞别帝后和太子,马皇后又絮絮叨叨交代了几句,才把他们送到宫门口。秦王妃这次又提前去跟皇后请旨说自己体弱多病身体受不住长途劳累,让侧妃替她去照顾秦王的起居。
皇后早就料到她会如此,安慰了她两句就准了她的奏请。
离别时观音奴把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交给妙贞:“贞儿,这是姐姐给你准备的东西,到了凤阳不比应天,恐你水土不服,我给你备了调养的方子。”
然后又附在她耳边说:“你和燕王大婚也快两年了,我家里有备孕生儿子的方子,甚是灵验,你试试。”
妙贞不动声色接过秦王妃的东西,低声说:“姐姐这次不跟着去也好,多陪陪母后,有事你就给我写信。真遇到难处,就去我宫里找小福,让她回魏国公府求助我父亲。姐姐千万要保重身体。”说完才依依不舍上了马车。
一行人十余辆马车,几百禁军护卫下离开皇宫,马路上早就清街闭户,让大队人马通过,经朝阳门出城。
出城不过两里地,长亭外已经聚满了来送别的王妃们的娘家人。
邓家、谢家、徐家、冯家整整齐齐出来送别自家女儿。
妙贞也拉着增寿、妙琴,交代妙芸乖巧听话替自己在父母跟前尽孝,又嘱托應绪和添福要用功读书,然后才拜别父母,在允恭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一路上树叶由绿转黄,天气也明显凉了起来。中途休息的时候,岳瑶直接过来把燕王轰到了吴王的马车上:“四哥你去和吴王殿下共乘一辆马车吧,我和四嫂坐一起说着悄悄话。”
燕王拗不过,只得由她俩,和吴王骑马一左一右守在她俩坐的马车边。
“记不记得那一年,咱们陪着母后去栖霞山避暑,回宫的路上就是咱俩乘一辆马上,燕王和吴王一左一右在咱俩的马车边守着。那时候我就觉得你俩有猫腻,燕王眼神不时看着你。”
思绪一下子回到那时,怎么会不记得呢?那时两人刚互通心意,又要拼命隐藏,彼此勉励,彼此惦记。妙贞脸上浮现出甜蜜幸福的表情,看着岳瑶笑了。
“吴王跟我说,燕王自与你成婚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他以前一直以燕王殿下不会笑呢!如今他不但会笑,脾气性格都好了很多。父皇母后和太子殿下没有不夸的。贞儿,你真厉害,完全改变了一个人。”
“吴王也很好啊,从小到大一直都很照顾你,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留给你。你俩大婚后,吴王足不出户在家里陪你,你还有什么不知足。”
“知足啊,我知足。我不如你那般聪慧,吴王性子和善很适合我。我就盼着过两年就藩后,远离朝廷,他种花养草,我看书听曲。他做闲散王爷,我相夫教子。我俩都没有大志向,平平安安一辈子就好了。”
说完一脸向往,看着外面辽阔宽广的天空,不时有大雁成群结队的经过,它们飞的那么整齐,又飞得那么努力。两人都看得有些失神,天高任鸟飞,女子的世界不过是一方小院方寸之间。
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中都凤阳。
这里虽然城门修建的恢宏大气,行宫也美轮美奂,比应天的皇宫丝毫不逊色。但是市井明显没有应天繁华,快到凤阳时经过的城镇也都比较破旧。
凤阳作为皇帝的老家,中兴之地,自然是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大明建国这十年来,数次免交赋税,很多朝廷大臣也是凤阳人,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家沾亲带故的都跟着有了一官半职。
不过这里毕竟是小城,四周多山交通也不便,不像应天有长江有运河,九州通的物产丰富。
燕王分得的宫殿比应天皇宫的大很多,之前燕王已数次派人置办了妙贞喜欢的家具和装饰,又在院子里种满了花卉。当她走入自己房间那一刻,瞬间被感动和幸福填满。
自己未出嫁时的闺阁几乎原样搬到了这里。陪嫁的几个人也随着她眼角湿润了,这份心意,这样明目张胆的宠爱,满皇宫也只有她们燕王妃娘娘一人。
顺子跑进来,谄媚地说:“娘娘,您四处看看还缺什么不?我和这行宫的管内库的大总管是同乡,有什么肯定先尽着您挑!”
“顺子这活儿办的不错,马上天就冷了,王妃身子怕冷,凤阳比应天更冷一些,我吩咐你准备的狐裘和被褥都备好了吗?”朱棣走进屋里就询问顺子。
“早就备好了殿下。不单这些,咱们临走前我在京城最大的霏云阁给王妃定了茉莉油和桂花油,匀面的胭脂水粉。还有您怕王妃受不了湿冷长冻疮了用的珍珠玉兰膏,我都给买空了。奴才跟您保证,今年冬天娘娘别说长冻疮了,就是手上脸上多一条红丝,您剥了我的皮。”顺子得意洋洋地说。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又转身对妙贞说:“你这身子弱,一路奔波,躺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