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满月过后,几乎养在了坤宁宫里,皇后一天不见大孙子就茶饭不思。朱元璋每晚从前朝回到后宫,也是迫不及待抱一抱孙子,这一刻一天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帝王家里本来就讲究抱孙不抱子,他的一腔慈父心肠无处施展,全部都用在了长孙身上,这隔辈亲的威力之大,让他索性下令皇长孙由皇后娘娘亲自教养。
太子朱标还好,他毕竟年轻,心思也不在孩子身上,早晚去给母亲请安时也能见到孩子。这倒是苦了常捷,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长子,又如此活泼可爱,她也喜欢的不得了,虽说每天都能见到,到底不如养在自己身边安心。
蓝氏劝女儿:“小殿下养在皇后那里,这前途就稳了。俗话说帝王爱长子,百姓疼长孙。陛下对太子的宠爱那是没得说,如今皇后娘娘疼长孙,这小殿下的前途也就稳了,这也是你的福气,可不要面露不悦耽误了儿子的前程。再说了,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为殿下择选侧妃,这侧妃进宫后,你一定要拢住太子的心。你把心思都用在孩子身上,这不是把让别人钻空子吗?你爹那个挨千刀的,不就是那些年我忙着养你们这几个皮猴,没心思顾他,才让他有了外心。”常捷一想也是,眼下最要紧的就是选一个好拿捏的侧妃。
这日太子妃又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临走时抱着儿子不舍得放手,皇后有点愧疚地说道:“我把雄英养在坤宁宫,苦了你和太子吧?要是真的舍不得,你今天就把孩子带回去吧,我想孙子了,自己去东宫看看。是我太自私了,没考虑你的心情。”常捷一听有点着急,怕是自己得罪了皇后,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挽回,只好看向妙贞,向她求助。
妙贞连忙上前接过话茬:“小殿下有娘娘养着,捷儿姐姐高兴还来不及呢。前天我们俩闲聊,捷儿姐姐说起郑国公夫人生下长子后,自己带又没经验,弄得自己精疲力尽。幸亏小殿下在娘娘这里,不用她操心,否则自己岂不是和娘家弟妇一样。”
一旁的岳瑶撅着小嘴说:“是啊,我姐姐自从生下孩儿,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孩子有个头疼脑热,她就吓得六神无主,跟着孩子一起哭。太子妃有空也要劝着太夫人,学学皇后是怎么做祖母的,也把我大外甥接过去养着让我姐姐好好休息下,不要让她太辛苦才是。”
一句话大家都被逗笑了,太子妃也连忙说:“谁让我比你姐姐福气好,遇到了这么好的婆婆呢!”皇后娘娘嗔怪地说道:“你看这俩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这怎么说着说着就编排起长辈了。我把雄英养在我这里,确实是有点夺人所爱了。”
妙贞看太子妃和岳瑶都不知道还怎么圆回去,连忙又说:“娘娘,之前听秦王妃说起过一件趣事儿。蒙古人还在草原时,部落里的传统就是把长子把自己的长子过继给父母,由父母抚养长孙长大,以后父母的全部财产都由这个长孙继承。蒙古部落就是靠着这个传统,一下子保障了两代嫡长子继承权,避免了分家削弱实力的风险,不断壮大最终定鼎中原的。娘娘抚育的可不是一般的孙子,是我大明未来的储君。您亲自养大的自然和太子殿下一样优秀,父子俩一脉相承,更会心意相通,这实在是好事一桩。”
皇后娘娘听妙贞如此说,一脸惊喜地看着观音奴:“是吗?草原上还有这种传统?”观音奴笑着打圆场:“是啊,母后。幼时常听我父亲说,游牧民族不耕作必须一个部落生活在一起放牧才能存活。所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长孙由祖父母养大也是三代人同心同德的意思,财产不分隔才不致于削弱分散实力。”马皇后思索片刻觉得这和皇位继承的本质是一样的,想不到自己无意间对长孙对偏爱,竟然契合了古老的智慧。
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媳和妙贞、岳瑶这两个准儿媳,不由正襟危坐严肃说道:“咱们皇家等级礼法森严,不似民间地主老财,喜欢哪个儿子就把家产多分一点给他。这万里江山只能由一人继承,千年以来都是嫡长子承继大统。我和陛下看中太子和雄英,并非父母偏心的喜好不同,实则是这二人以后的担子太重。其他子孙,再好也是锦上添花,太子太孙才是国本。咱们皇家更要看中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如此才能避免皇子间相互倾轧、祸起萧墙。俗话说妻贤夫祸少,活在天家已是无限的富贵,你们能相夫教子不撺掇着自己的夫君惦记这不该惦记的东西才不会惹祸上身,必能平安到老。下个月秦王侧妃就要入宫,太子也要选纳侧妃。我做婆婆的跟你们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宫里的女人只会越来越多,再多的侧妃也是陪衬月亮的星星,拿出正室的气度管好府里的大小事务,其他的自有陛下和我为你们做主。观音奴母亲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只一句话:国公也好,侯爵也罢,说到底都是外臣,你是堂堂秦王妃,国公和夫人见了也要参拜。”皇后说罢,太子妃带着屋内几人跪下回到:“谨遵皇后娘娘教诲,孩儿铭记在心。”
太子妃与秦王妃请安后离开坤宁宫,二人与晋王妃素来不合,于是一出宫门就与她分道扬镳。太子妃一边走,一边对秦王妃说:“这邓青莲毕竟是国公之女,册封典礼也要照顾卫国公的面子,你不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