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没有换洗衣服,还是方奶奶出面帮忙买了一套别人家小孩子穿小了的旧衣服。
这个年代,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想买人家的旧衣服也不容易。
幸亏方奶奶对镇子了如指掌,谁家的孩子少,谁家的孩子又比豆豆大不了几岁,她都一清二楚。
去这样的人家买来的旧衣服才不会破得不成样子,不过也是打了补丁的。
收拾好豆豆,林麦带着豆豆和方爷爷一起择韭菜。
方奶奶则和面。
把韭菜择干净洗干净,方奶奶也和好了面,林麦动手擀饺子皮。
她前世开始做小吃生意时,还没有机器擀的饺子皮卖,全靠手工擀饺子皮,所以练就了擀饺子皮的本事,擀得又快又好。
虽然前世擀的是水饺皮,不是北方饺子皮,但是北方饺子皮比水饺皮更好擀。
豆豆和方爷爷方奶奶一起包饺子。
豆豆不会包,两位老人教她包,祖孙三个有说有笑,气氛很温馨。
半个小时之后饺子包好了,林麦开始下饺子,让豆豆帮忙烧火。
方奶奶嗔道:“豆豆才多大,哪会烧火,让你方爷爷去烧!”
豆豆忙道:“我会烧火。”
说着话,迈着小短腿跑到灶膛前坐下,有模有样地划着了火柴,烧起火来。
林麦虽然没有养过孩子,可也知道孩子不能娇养,否则以后自己有的苦受。
笑着对方奶奶道:“你看,豆豆会烧火,就让她烧。”
方奶奶犹豫了一下,出了厨房。
不一会儿,饺子煮好了,每人一大海碗。
豆豆非要自己端饺子,方奶奶生怕她烫到了,像只老母鸡似的护在她身后,一个劲地数落她太逞强。
林麦可不觉得她是在逞强,而是想迫不及待地想吃饺子了。
方爷爷剥好了大蒜,吃一口饺子吃一口大蒜,一脸的美滋滋,还问林麦要不要来一瓣。
林麦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她只把大蒜当佐料,从不生吃。
虽然在广东人眼里湖省是北方,可是生活习惯却是南方,吃不惯生大蒜的。
方奶奶嗔了方爷爷一眼:“你爱吃自己吃好了,干啥给麦子吃!”
又跟林麦解释:“你爷爷在京城呆了几十年,变北方人了,爱吃大蒜,爱吃面食。”
林麦笑着问:“那爷爷吃过京城的炸酱面豆汁和烤鸭没有?”
方爷爷哈哈笑着道:“吃过,都吃过,不过豆汁真心喝不惯,那味道叫人头晕。”
然后又咂了咂嘴巴,回味无穷道:“京城的烤鸭那叫一个香,一吃一口油。”
林麦笑着道:“我还没吃过正宗的京城烤鸭,以后一定要去京城尝一尝。”
豆豆抬起小脑袋问:“烤鸭有饺子好吃吗?”
方爷爷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当然有饺子好吃!”
豆豆吃惊得瞪圆了眼睛:“那得多好吃啊,我觉得饺子就是天下最好吃的了。”说罢,又埋头苦吃。
林麦听了她的话,看着她吃水饺时那一脸幸福的样子,不禁心酸。
吃完饺子,豆豆就昏昏欲睡。
这两天她吃没吃好,喝没喝好,又惦记着妈妈,也没睡好。
现在吃饱喝足,又身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自然想睡了。
林麦把她送上床睡觉,小家伙一碰到枕头就睡着了。
林麦走到堂屋陪着方爷爷方奶奶聊天。
方奶奶老两口这才问起豆豆的来历,林麦如实地告诉了他们。
方爷爷道:“既这么着,那就尽快给豆豆把户口上在你户口本上。
她都已经三岁多了,再要不了几年就要上小学了,没有户口本,连小学都不好上。”
这个年代因为对计划生育管控得非常严格,收养的孩子想要给她上户口也不容易,就是怕有的超生的家庭钻这个空子,把多余的孩子给亲戚收养。
林麦打算等生意做开了,认识人了再找路子给豆豆上户口。
既然方爷爷已经问到这个问题,她就把自己的打算说给他听。
方爷爷摆摆手:“不用等那么久,你把户口本交给我,我明天就找人,最多一个星期给你搞定。”
林麦也没多想,拿出户口本交给了方爷爷,又从口袋里拿出六块钱来给方爷爷。
方爷爷不解地问:“你给钱我干嘛?”
“爷爷帮我跑豆豆的户口,得打点关系,这钱给爷爷打点关系用。”
方奶奶把林麦手里的钱推了回去:“你爷爷去办事,不需要打点关系。”
林麦想到他几个子女都在省城工作,可能人脉广,给豆豆办户口真不用打点关系,但是肯定会欠下人情。
既然方爷爷奶奶不肯收她的钱,那她就不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