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最近非常的忙,忙到曹丕都不怎么理了。
她一边要继续整理曹家的家业
一边又要忙着建立谯县医学私塾的事情。
虽然执行者是是曹邵,可是制定者和决定者却是荀彧,所以她要考虑的事情更多。
有空的时候,还要学习曹操为她收集的各类医学典籍。
曹操看她如此,也被她感染了,上朝时已经是累成狗了,下朝以后又要帮助荀彧做事。
累是累了点,不过荀彧和曹操却觉得很是满足,以前可不会有这么幸福的时候。
荀彧和曹操两人是累的开心了。
他们的儿子曹丕就有点可怜巴巴的。
一个小屁孩在地上的席子上爬来爬去,也没人逗他玩儿,有时候爬累了,去拉父母的衣角,还被嫌弃在捣乱。
不过他现在还是个小娃娃,又那里会懂什么叫嫌弃呢?
……
荀彧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彻底地整理完曹家的资产,包括土地、人口、房产、商业、人际关系等。
(人口:指的是曹家的奴仆、部曲、佃户等
人际关系:曹家的亲戚关系和曹操自己的人脉关系。
其他的隐形关系,荀彧现在是没办法接触到的,毕竟她的出身在那里摆着,除非是曹操的地位提升,否则没办法被认可。
金银珠宝,珍贵古玩、典籍等这些硬通货肯定是曹嵩自己藏着。
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花大钱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比如曹操以后起兵反董时,曹嵩有可能会拿出来一点财产来资助曹操。)
其他的像房产、商业、人际关系等等这些,目前还不着急,整理完后,就可以先放在一边,日后慢慢弄。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和人口。
因为马上就是春耕了,必须得规划好今年春耕的事情。
荀彧打算回谯县一趟,她想亲自去看看。
曹操却不同意,如今路上可不太平,不到万不得已的话,还是不要回去了。
“春耕就交给以前负责春耕的人就行,他们办事也算周到,这些年没出过错。你不放心的话,让曹邵帮忙看着,反正他要回去建医学私塾。”
“春耕是一年中的最大的事,我不想出现差错。”
荀彧有些不放心,既然自己接手了这个东西,那就要负责一些。
“阿彧,比起春耕,你的安全最重要,就算家里的春耕出现了什么问题,不是还有元让嘛,他如今组织的流民开荒种田的规模可是大的很。”
“哎,如今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阿彧,你和元让在谯县负责招收流民一事,我一直没有管过,但是现在让他这几年别再招收流民了,流民多了不好管,若是遭到流民叛乱,全家都得遭殃。”
“可是……”
“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再说了要不是我父亲的官大,帮他兜着,估计早就被人举报了。”
“好吧,我让曹邵回去的时候告诉元让。”
“嗯”
……
曹邵带着荀彧制定的计划回谯县建立私塾,也将曹操的话带给了夏侯惇。
夏侯惇不想放弃招收流民的事情。
他做这个事情已经有三年了,看着那些流民能安心种地,从此不在流浪,有饭吃,有衣穿,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原先曹操随意在颍川弄得九酝酒楼,在戏志才去洛阳以后,也被夏侯惇从戏志才那里给买了下来,继续实行曹操最开始的管理模式。
目的自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给这些流民一些帮助。
九酝酒楼虽然客流量不高,但是名气很大,
因为九酝酒楼的名气,颍川附近的流民,也听说了夏侯惇的名字,于是都来谯县投奔于他,
现在让他放弃,是不可能的。
夏侯惇虽然年纪轻,但是现在已经是夏侯家的族长。
夏侯家在朝中是没啥大官,确也是谯县的豪强大户,说是谯县的土皇帝,都没啥问题。
强龙不压地头蛇,还没有多少人敢惹他。
夏侯惇将自己的妻儿全部送到洛阳曹府,
给曹操捎了一封信,信中写到:就算遭到流民叛乱也认了,希望孟德能照顾好我的妻儿。
曹操被夏侯惇感动了,觉得很是羞愧,自己作为朝廷官员,还不如夏侯惇有魄力。
给夏侯惇回信: 元让乃是真英雄,自愧不如也。
曹操又跟父亲商量,自己父亲是大司农,朝廷那边能不能给予夏侯惇一些帮助。
曹嵩听后,觉得夏侯惇此人仁义。
曹家与夏侯家世代联姻,早已拥有各方面的利益纠缠。
曹嵩思考一会后,对曹操说:“夏侯惇不过一介白身,若是人人像他这么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