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日,赵柯一大早骑自行车到公社办公室。 她身上的挎包鼓鼓襄襄的,里面揣着他们大队准备好的计划书、合作社协议、笔记本,以及为了使这个合作社合理,他们从大队办公室翻箱倒柜找出来的各种资料。 赵柯到公社大院,直接找上段书记。 段书记接过挺厚的一沓纸,边翻看边说:"你们生产队准备很充分啊。" 赵柯愁眉苦脸,“毕竟这么大的事儿,我们大队心里也没有底,只能尽量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方便领导们指正。" "你这文书写得很好啊,不比程干事差多少。" 程干事是公社的秘书。 赵柯有自知之明,她从各种报纸资料上生扒硬凑的词汇加上一些白话,肯定不如专业办公文书丝滑。 段书记看得越来越认真,间或问她几个问题,赵柯都——回答。 “其他都没什么大问题,就只有社员入股这一点……”段书记先指着队委会四人准备入股的金额,“你们是生产大队的管理者,也不是贫农。” 赵柯坚决否认存在商业剥削,“大队长他们是为了起带头作用,掏空家底带动社员们的积极性。" 段书记又道:“不能限制贫农入社。” “社章必须建立,这是为了规范化,不存在对哪个社员有偏见的情况。”赵柯解释,“合作社有面对全体社员的分红,入股是因为我们生产队实在没有实力以家庭为单位养猪,所以只能几家一起买,有不参与入股的,大队肯定不能硬逼着参与,这不是犯错误嘛。" 赵柯又举了些例子,供销社或者养殖场都有私人入股的情况,力证他们这个完全不违规。 她嘴皮子不算溜,就是格外真诚,段书记听得唇角上扬,“这个事情,还得经过公社主任,我一个人不能给你批。" 赵柯一听,这不是相当有戏,笑得更灿烂,套近乎,"段叔,你帮我说几句好话呗,这个合作社对我们生产队真的特别重要。" 段书记没答应,笑着说:“我得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客观好,客观就行,没有一口拒绝,赵柯就很满意了。 随后,段书记亲自领着赵柯去找公社的吴主任。 他嘴上说不偏不倚,又亲自领着赵柯,介绍赵柯时语气也比较熟稔,所以吴主任对赵柯的合作社计划书态度不敷衍也不一开始就持否定态度。 他同样问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跟段书记的提问有很多重合,顶多换汤不换药。 赵柯答得很顺畅,末了,还来了一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大队最终的目的是想通过合作社增产增收,尽早实现大队的农业机械化。" 吴主任看着赵柯,夸了一句:“小赵同志脑子很清晰嘛。” 赵柯笑得很腼腆。 这就相当于面试,肯定得提前练习,她还让队长他们给他模拟过被“刁难”的场景,刚在段书记那儿完成了初面,成败就看最后这一锤子了。 赵柯脸上越发不好意思,慢吞吞地开口询问:“这事儿要是有前景,我们大队也算是给公社其他生产大队打个样儿,让社员入股这事儿,我们大队也很犹豫,如果公社能给我们拨款做试验,我们肯定就不用担心踩线了。" 她说完,期待地看着两位公社领导。 吴主任和段书记:"……" 拨款是不可能拨的。 吴主任轻咳一声,正经八百道:“公社的财务也不富裕,你们生产队能自己解决,就不要给公社添麻烦,我看你们社员入股这个事情,很清晰嘛,不算踩线。" 赵柯忍住了,嘴角没有上扬,“那这个合作社……”吴主任和段书记对视一眼,“我们再讨论一下,明天你过来?” 赵柯立即答应,顺杆子往上爬,“正好我也打算下午去妇联找张主任,段书记和吴主任有问题,随时可以叫我过来回答。" 她走后,吴主任对段书记道:“这小赵不错啊。” 段书记不经意道:“她和舒怡是同学,高中成绩很好,以前来家里玩儿过,高中毕业自己考进轴承厂,又放弃工人的身份回农村建设。" “很出色啊。”而且思想很正。 段书记点头,叹气,“咱们公社好歹有轴承厂带动,之前我去市里开会,听说有的公社底下,生产队干部打破钟,社员也不出工,怠工情绪都很严重。" 双山公社虽然没到那个程度,确实也有一定的怠工情绪。这种 情况,公社领导肯定要担很大的责任。 吴主任面上露出些许沉重,“下发的文件里也提到,要想办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段书记道:“难得有小赵这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