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海患 > 第106章 知遇之恩

第106章 知遇之恩(1 / 2)

戚英和唐萱向方丈作别率军下山。下山之前戚英去找王月娇被马新阻拦。

马新求情道:“教头,你前程似锦什么样的姑娘不能找?我家的月娇你还是不要惹了吧。”

戚英心平气和道:“我要下山了,帮我向她告别一句,提醒她多照顾好自己。”

马新拱手道:“放心,我一定会把你的话带给她的,祝你一路顺风。”

戚英留两百名民兵看守天台山,兵头叫向强。他对向强叮嘱道:“一定要看紧天台山的山门,不能让盗贼盗走金佛。”

向强回答道:“是,来往的人员我都会仔细查看的。”

戚英走后,马新对王月娇半字未提戚英下山之事。

戚英和唐萱回到台州城。瓦氏夫人见两人回来了,高兴问道:“你们在天台山处得开心吧?”

戚英回答道:“天台山风景不错,大人你可以去走走的。”

瓦氏夫人道:“忙呢不去了,告诉你一个事,黄大节被革职查办了。”

戚英惊问:“朝廷的批复下来了?”

瓦氏夫人道:“朝廷的批复还没有下来。是新任的两江总督赵文华,得知黄大节爱上了奸细,于是下令将他革职查办的。”

戚英道:“赵文华不是杭州知府吗,现在升官为两江总督了?”

瓦氏夫人道:“是的刚升官不久,新官上任三把火,估计要拿黄大节开刀了。”

戚英担忧道:“可是,赵文华就是个得志小人,外战外行,内斗朝中有识之士倒是一把好手,朝廷怎么让这样的人去当两江总督呢?”

瓦氏夫人严正道:“这话万万不可说出去,官场不可理喻的事情多着,想要在官场保身还能有所作为,一定要有忍辱功。”

戚英长舒一口气,道:“还好我只是一个教头,不然呆在官场一定很难受。”

瓦氏夫人微笑道:“你取得台州大捷,按照惯例朝廷一定会论功行赏的。”

戚英感谢道:“多谢大人赞许,其实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吧。”

瓦氏夫人鼓励道:“大丈夫为家国立功博功名,是光宗耀祖留名青史之事,何必谦虚。”

戚英和瓦氏夫人聊毕,端起酒饭去牢房看望黄大节。

戚英和黄大节在牢房里喝着酒。

黄大节感谢道:“多谢教头还惦记得我这个犯人。”

戚英感谢道:“大人提拔我当教头,知遇之恩我怎能忘记。”

黄大节自夸道:“这么看来,我黄大节也不是一无是处嘛,我当时提拔你当教头保住了台州城真是明智呀。朝廷在此处应该为我记功才是。”

戚英关心道:“大人,你觉得赵文华将会对你定什么罪?”

黄大节叹息道:“当官这么些年我心里清楚,赵文华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正好撞在枪口上了。两江总督可以不等圣旨,有权处斩四品以下有罪官员的。他估计要拿我杀鸡给猴看呀。”

戚英惊讶道:“不会定死罪吧?”

黄大节悲观道:“落在赵文华的手里必死无疑。”

戚英着急道:“就没有办法救了吗?”

黄大节沉重道:“除非能拖到朝廷的圣旨下来,我虽有爱上奸细之罪,但毕竟没有丢城,还用人得当用了你,按惯例皇帝最多判我一个斩监候,或者流放边疆。”

戚英陷入思考不再多问,陪黄大节把酒喝完离去。

喝完酒后戚英走出了牢房,在城内找到了花胡子货郎。货郎不用中午再睡胡同了。

戚英对货郎着急道:“今晚你赶去会稽山代话给韩宵,就说我上次批评他的语气有些过重了,希望他不要放到心里去。”

货郎道:“明白,我这就出城赶回会稽山。”

戚英拿出了二十两银子对货郎道:“你拿十两银子用,另外十两银子帮我送给黄索。”

货郎只收十两银子,淡然道:“我那十两银子就不要了吧。”

戚英用充满信任的眼神盯着货郎的脸,道:“我已经猜出来了,你不是简单的货郎,咱们从头到尾都是一伙的。等你回来后将真实的身份坦诚告诉我。”

货郎欣慰地点头道:“仗都打在这个份上了,我再隐瞒真实身份就没有意思了,等我回城后再向你坦城我的真实身份吧。”

戚英高兴地挥手送别。货郎拉着马车离去。

次日,黄大节锁在囚车里被官兵拉出了台州城。戚英一路给黄大节送行。

黄大节劝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不要再送我了,回去吧。”

戚英一直送到十字桥才停下,伤感道:“大人多保重呀!”

黄大节

最新小说: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红楼从庶子开始 裂石响惊弦 谍海孤雁 辅国郡主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