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三国之江东咸鱼> 第36章 夜深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夜深沉(1 / 2)

孙映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沉思良久。

其实孙映这么做是有深意的!要知道明年,也就是189年将会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汉灵帝将在这一年驾崩,何进引狼入室!天下分崩离析!

而坐断江东的孙坚将会带兵北上,汇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这也将拉开诸侯争霸天下的大幕。

按照孙策的性格,一定想参与其中,孙映因此才会在这个时候用力打压孙策!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孙策着想,至于他未来会不会恨自己,或者感激自己,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

这个季节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候,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这个季节里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

可是公元188年的春天,在各地流行的瘟疫还没有结束,中原的黄巾余部又纷纷起事,

二月之时郭太等黄巾余党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全国各地农田大量荒芜,民不聊生。

幽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其交通地位,军事地位都非常突出。

夜色已深,幽州刺史刘焉放下手中的笔,借着烛光轻声念道:“今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废除刺史,选清廉之朝中要员担任地方州郡长官,成为州牧,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臣愿为陛下分忧,自请充任交州牧,望陛下恩准……”

刘焉读完,长叹一声站起身来,在书房内背负双手走了几圈,望着书案上跳动的烛火,不禁陷入了沉思……

就在去年并州刺史张壹被杀;

凉州刺史耿鄙在征讨边章、韩遂的叛乱时被内部的别驾从事和陇西郡太守李相如所杀!

这几件事对他的刺激很大,而他所处的幽州也是兵祸不断,说不定哪一天他也会像并州和凉州刺史一样被人所杀!

因此刘焉是真的怕了!

他有四个儿子,长子刘范现任左中郎将;次子刘诞任治书御史;还有小儿子刘璋三个人留在京城,现在只有三子刘瑁在他身边。

在这乱世之中,他才不会管什么国家兴亡,不会管什么百姓死活,他在乎的只是如何在这乱世中,保全自己的家族。

刘焉自言自语道:“当今天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幽州地处战略要冲,此地不可久留!

交址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却远离刀兵,我刘焉为保全家族,不得不行此下策”

“来人啊!”

随着他的一声喊,一个下人走了进来。

“你去把三郎君喊来!”

未过多久,三子刘瑁来到书房,他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看上去脸色蜡黄,颇有病容。

“阿翁,这么晚了还没睡?你老的脸色不太好,还望阿翁多多保重身体。”

刘瑁恭恭敬敬地规劝自己的父亲。

“唉!瑁儿,天下纷乱如此,为父如何睡得着?让你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情必须由你亲自跑一趟!”

“阿翁请吩咐!”

“我写的这封亲笔信,你亲自交给京城的董扶董大人,看他怎么说?”

“遵命!!”

雒阳城,董府。

董扶今年已经八十有二,可是他仍未告老还乡,现在仍担任着朝中的侍中之职。

如此年龄仍身居高位,是因为大将军何进多次推荐,同时灵帝也颇看中他的谶纬之才,也就是说他非常擅长观察天象。

夜色深沉,此时的董扶戴束发冠,身穿皂罗长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手持一面玄色方旗,站在高坛之上,遥指天空,神色肃然

他仰望着夜空,口中念念有词,还时不时地挥舞着手中的玄旗……

过了良久,董扶才收了旗子,缓步走下祭坛……

刘瑁连忙躬迎上前。

“你随我来!”

董扶颤颤巍巍地走在前面,刘瑁亦步亦趋地跟在他的身后,一阵微风吹来,董扶瘦小的身体在风中晃动了几下,刘瑁见状连忙上前搀住董扶。

“咳咳!老了!不中用了……”

庭院中传来董扶深深的叹息声。

“董老身体健硕,何以言老?”

“三郎君不必宽慰老朽,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董扶带着刘瑁进入书房,屏退左右。

猛然抬起头,看起来昏花的老眼骤然射出两道仿佛深沉夜色中寒星般的光芒。

刘瑁心中一震,他知道董扶必然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说,于是立刻打起精神。

“三郎君,本来老朽应回书一封,但兹事体大,我只可口述,你附耳过来!”

刘瑁闻言将耳朵贴近董扶的嘴唇。

“你回去告诉刘公!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刘瑁面色大变,抬起身来凝重地看着董扶。

“只有这一句吗?”

“是!只这一句,你可亲口回复阿翁!去吧……”

“雒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

这里也正是东汉的都城,政治和经济中心。

皇宫后园桃花盛开,

汉灵帝坐在最东边的几桌前,举起手中的酒樽道:“当今天下太平,海晏河清!都是众位爱卿之功劳,来!众卿与朕同饮此杯!”

汉灵帝对面两行坐着十个宦官,分别是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

张让连忙举杯笑道:“多谢陛下,我等为陛下分忧是职责之所在!来一起敬陛下一杯……”

十常侍中的首领是张让和赵忠。

众人喝下杯中酒,早有人又给满上。

灵帝指着满院粉红色的桃花叹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来!众卿再喝一杯。”

十常侍连忙又端起酒杯……

就在此时,园外忽然急冲冲走进来一个人!!

灵帝一看却是谏议大夫刘陶。

“哈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